中青在线
2006年1月7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自主创新榜
从业内追随者到行业排头兵
中兴和华为打造通信领域的“中国力量”
2006年01月07日 02:15:05

新华社记者 李南玲

  20年前,刚刚成立的中兴通信只是众多靠“来料加工”的公司之一,那时的中国通信领域由欧美厂商“七国八制”所垄断,根本就没有国产设备。如今,中兴通信与“小”它3岁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一起,从业内的“追随者”站到了行业“排头兵”的位置上,并以中国企业的身份改写着国际通信设备市场的格局。在它们的发展道路上,高扬的旗帜是自主创新。

  也许是因为出身于“来料加工”,中兴和华为比较早地预见到,要想在通信这个行业长久立足,就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事实证明了它们预见的正确性。当年深圳有近40家通信设备从业公司,如今只有中兴、华为巍然屹立,而其他则不见了踪影。

  为了坚持自己的选择,中兴和华为在掘得“第一桶金”后,首先的投入就是自主研发。长期以来,华为和中兴坚持将每年销售收入10%以上的经费投入到技术研发上。华为副总裁宋柳平介绍说,从2001年起,华为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年均超过30亿元。目前,华为在职的研发队伍人数有13000多人。

  以3G研发为例,他们累计投入的研发经费超过60多亿元,参与的研发人员多达6000多人。高投入使华为在短短3年内拥有2700多项3G专利,其中94%为发明专利。

  满足市场需求是中兴和华为在自主创新中始终坚持的原则。为此,中兴将研发与市场捆绑在一起,通常由研发人员和市场人员共同组成项目小组,按产品线来经营,使研发的每个产品有经营要求,跟市场挂钩。为使研发触角伸到市场一线,中兴要求骨干研发人员花50%的时间去接触市场,以做到“研发平台前移”。他们还在美国、印度、瑞典等地设立了13个研发机构,除承担3G、NGN、CDMA、手机等的研发之外,同时还起到了跟踪世界最新技术成果与前沿技术发展方向的作用。

  在经历国内市场的多年练兵后,中兴和华为开始全面涉足国际市场,在“技术为王”的通信领域与有着近百年历史和丰厚积累的国际巨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并且屡战屡胜。

  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华为无线终端产品销售逆市而上,销量首次突破千万台,与2004年同比增长超过100%,先后突破亚太、西欧、中东市场,其中UMTS/HSDPA终端已突破Vodafone等全球一流运营商,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在西欧这个全球经济最发达的顶级市场中,华为成功地跻身于英国电信、法国电信、德国电信、荷兰的KPN等全球顶级通信运营商的供货商行列。

  不仅如此,在移动通信特别是3GWCDMA领域,华为通过自主研发、创新,已经取得WCDMA基本专利,跻身全球前五。在GSM领域,华为推出了面向3G的解决方案,可全面支持3G并支持专业集群功能。被信息产业部“数字集群鉴定会”鉴定为国内首创、全球领先的GT800数字集群系统被纳入了3GPP标准,成为全球标准。在CDMA2000市场上,华为连续获得泰国、阿尔及利亚、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国以及欧美一些国家的大单,CDMA出货1000万用户容量,并在美国、泰国、墨西哥、巴基斯坦、阿尔及利亚等10个国家建设了CDMA20001xEV-DO网络。

  随着技术地位的提升,中兴通讯不仅涉足国际通信专利和标准的角逐,并且成为国际通信专利和标准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截至目前,中兴通讯已经累计申请核心专利突破3000项,其中大部分为发明专利申请,并首开了中国企业向国际同行进行系统设备专利授权许可的先河。在手机领域拥有专利190多项,占全部国产手机专利拥有量的1/3。中兴通讯还加入了ITU、3GPP、3GPP2、CDG等40余个国际标准化组织,获得NGN、光传输、信息安全、网关及3G终端等多个领域的国际标准起草权和编辑者席位,成为在标准制定领域让人不可忽视的“中国力量”。

  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中兴和华为作为中国自主创新企业的杰出代表,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华为的全球销售收入达453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40%;在中兴45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收入中,50%是海外销售。

  据新华社深圳1月6日电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