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6年1月10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中国企业技术根基尚浅
2006年01月10日 03:45:12

 

  北京大学光华
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教授不久前发表论断说,中国企业500强很少是靠核心技术做大的。这是中国企业的“软肋”。

  中国企业尚未以核心技术为根基

  张维迎分析了中国企业500强之所以强的主要原因。

  一、靠资源垄断。中国500强企业利润的47.4%来自其中的10家企业。而这10家分布在石油、化工、电信等垄断性的行业。

  二、靠规模经济。目前制造业在500强企业中占到56%,其中很多企业还是靠廉价、低成本和规模经济来做大的。

  三、靠品牌。“消费者是非常无知的。正因为他们无知,他们就愿意付钱给那些信得过的企业”。而进入2005年世界品牌500强的中国品牌只有4个:海尔、联想、CCTV、长虹。

  四、靠供应链管理能力。而中国企业在这方面是非常弱的。CISCO、戴尔、沃尔玛等国际大企业什么都不生产,就靠供应链的管理能力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司。

  五、最关键的一点是靠核心技术。微软和英特尔这些公司就是靠核心技术做大的,有了这些核心技术,所有的公司都要和它合作,成为它的供应商,所以它可以做大。中国很少有企业是靠核心技术做大的。中国企业500强里面,反映我国自主研究与开发能力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只占销售收入的1.05%,只有106家的研发费用超过1%,这与国外企业有着非常大的差异。

  R&D研发费用占GDP的比例,长期以来中国都是低于1%,只是在0.5%以上。世界上最高的是日本,其次是美国,再次是德国,还有英国、俄罗斯。我们是最低的。不过最近几年,中国的比例也在往上走。

  张维迎说,比较一下这些情况,我们不得不有忧患:在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我们的资源垄断优势能不能敌得过国外企业的核心技术优势?我们的成本优势能不能敌得过国外产品的品牌优势?我们的生产能力能不能敌得过国外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我国的服务业面临着更大的威胁。

  如果没有核心技术,从世界分工的角度来讲,中国企业可能越来越会在价值链最低的地方打工,最高的价值链都被别人占有。在国际分工中,我们创造的重量和我们创造的价值差距越来越大。

  核心技术之差导致中国制造业落后于世界水平

  有分析显示,中国的制造业大企业虽在改革开放20多年间竞争力有所提高,但与世界级制造企业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一、大企业规模偏小。中国冶金、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企业的企业规模与世界最强的差距比较小,是其规模的1/5到1/3。

  但其他行业差距十分明显。中国食品加工与饮料企业是世界同行的1/30;中国制药企业为1/35;中国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企业为1/15;中国化学品企业为1/20。

  二、企业人均营业收入差距明显。中国制造业企业人均营业收入与世界级水平相比,差距最大的是化学品企业,为世界企业的1/7;差距最小的是石油加工企业,为2/3。而大部分企业的人均营业收入只有同行世界企业的1/3到1/16。

  三、企业产品结构不合理,赢利能力不足。中国制造企业销售利润高于世界企业销售利润的是冶金、汽车及摩托车制造、石油加工行业的企业。其他行业的销售利润均低于世界企业。特别是制药企业只有世界企业销售利润的1/19。目前中国制造业设备闲置严重,产品在低端市场竞争激烈,但在利润高的高端产品上缺乏竞争优势。

  四、制造业中零部件生产严重滞后。工业化国家的经验表明,没有强大的零部件工业就没有自主强大的本国制造业。然而,中国的零部件制造严重滞后。国产轿车使用的零部件有一半以上依赖进口,好的也有四成左右。虽然中国电子工业的规模已排在世界前列,但是核心部件芯片的发展水平却落后国际三代。

  五、企业绿色制造水平低。绿色制造技术是指在保证产品功能、质量、成本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美国、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发达国家都推出了绿色计划。在未来10年内,绿色产品可能会成为世界商品市场的主导产品。而中国制造业多数还停留在传统的制造模式,离绿色制造还大有距离。

  六、最关键的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这一点,可以很大程度上解释以上各项差距所产生的原因。目前,中国制造业生产技术(特别是关键技术)依靠国外的状况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主导产品的技术来源大多来自国外,一半以上的大型企业还没有技术开发中心。

  我国制造装备绝大部分依赖进口。石油化工装备的80%、数控车床的70%、光纤制造设备的100%、集成电路的85%依赖进口。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在研发资金投入水平低,加之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不足,基本上没有掌握新产品开发的主动权。

  “专利泡沫”令企业自取其辱自损前程

  “一家中国知名企业自称拥有400多项专利。但我们审查发现,这些专利中只有4个发明专利。其余的几乎全是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而且多于半数的专利要么无效,要么侵权。”不久前在大连举办的2005年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知识产权高层论坛上,一位专家一语惊人。

  发明专利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05年7月31日,我国专利累计申请量接近253万件,累计授权量超过138万件。其中,发明专利国内外申请量各占一半。而授权量国外发明专利占2/3,国内发明专利仅占1/3。更重要的是,国外发明专利集中在高新技术、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上。

  值得警惕的是,在当前重视知识产权的一片呼声中,“专利泡沫”非但没有越来越少,倒有日益增多的趋势。

  南方某地政府2005年拿出30万元支持专利申请,希望提高当地的专利申请量。一位发明爱好者则轻松地表示,取得专利其实很容易,看过审查的项目就知道,“新颖”、“实用”就行,十分的宽松。“你要是勤动脑,上到八九十岁的老翁,下到六七岁的顽童,鼓捣出个把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来,根本就不稀奇”。

  并非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就一定没有价值,实际上有些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非常有价值。但高新技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发明专利更能代表一个企业和国家的自主知识产权水平和核心竞争力。这也是当今各国以国家利益为宗旨的激烈竞争所在。

  (马上)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