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6年1月19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汽车周刊

   

在产能过剩的解决策略上,国家限制的是外资,而非本土企业
限制产能扩张,新政在将谁的军?
2006年01月19日

本报记者 王超

    当增资扩产成为中国汽车企业津津乐道的话题时,警报被拉响了。2005年年底,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政策司司长刘治指出,有11个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比较突出,汽车业亦位列其中。这是发改委对汽车业产能过剩现象的首次表态和官方确认。

    在此之前,业内对一些汽车厂家盲目扩产的指责声已经不绝于耳。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预测: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需求将增长15%~20%,但行业产能也将增长20%。在产能进一步过剩的情况下,汽车价格将继续下跌6%,利润率下降4%,整个行业将无利可图,而这种惨淡状态可能要延续到2007年。

    一份数据总结可以充分证明这一论调并非杞人忧天。2005年,我国国产汽车的销量同比增长逾20%,但整车利润却下降四成多。在14家国家重点整车企业中,亏损企业占了三成多,利润同比下降的企业达9家,利润同比出现增长的只有1家。当然,利润的下降并不能完全归罪于扩产,随着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行业利润整体下滑是不可避免的。但也有人指出,一旦企业市场决策失误,产能利用率发生严重不足,势必会造成扩产投资无法回收的窘况。

    从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产能利用率在75%以上是正常范围,因为企业需要有25%左右的产能储备,用于预防市场波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而2005年我国汽车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已下降到55%,与2003年产能完全不能满足需求形成了鲜明对比。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各企业仍然对未来抱有乐观的估计,紧锣密鼓地上新项目,“扩产风”不但没有停止,反而越刮越猛。

    据国家发改委的调查,截至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已经形成整车生产能力约800万辆,在建产能220万辆。根据各企业的扩产计划,到2010年,全行业将在800万辆的基础上增加1000万辆的产能,总产能达到1800万辆。而2010年的国内市场需求,最乐观地估计不过是1000万辆,多余的800万辆将如何消化?

    有人认为,中国汽车的出口潜力很大,国内无法消化的产品也可用于出口,但中国汽车产业一向由合资企业主导,大量出口势必会伤害到外方的利益,对合资企业来说是难度很大的事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认为,三年后我国汽车产品会真正实现大规模出口,但一定是内资企业打先锋,合资企业也许会跟进,但不是主流。

    由此可见,要想使国内汽车产能在“十一五”末期得到充分利用,就要大力发展自主品牌,限制合资企业的产能扩张。发改委此时出面,也颇有些亡羊补牢的意味。“国家正在制定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其中调整目前汽车产业的布局结构和生产企业组织结构、大力鼓励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成为首要的两条”,刘治说。

    调整产业布局结构,可以理解为国家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据悉,在我国100多家汽车企业中,年销量不足1万辆的企业达72家,其中年销量在1000辆以下的有46家,这些企业有很多闲置产能可以被充分利用。此外,很多企业扩产,有一个目的是为了占有更高的市场份额,以此申报大企业集团,得到一系列政策优惠,但扩大产能与提高市场份额并不成正比关系。相应的,要实现占有15%市场份额的目标,企业兼并重组、强强联合才是最佳途径。

    大力鼓励自主品牌,可以理解为在产能过剩的解决策略上,国家限制的是外资,而非本土企业。这种做法自然会影响到合资企业的利益,但却对促进合资企业内部的自主研发有很大帮助。前一段时间,业内人士对合资企业能否生产自主品牌各执一词,争论相当激烈,而此次政策的推行,势必会促进合资企业内部研发的积极性。可见,限制盲目扩产与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并不矛盾。

    根据目前记者掌握的数据,计划在2010年达到50万辆以上产能的合资企业就有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汽通用五菱、北京现代、华晨金杯五家;如果以跨国公司来划分,大众、通用、丰田和现代起亚的目标产能应该都超过了100万辆。一旦产能扩张得以实现,将有利于跨国公司在中国巩固垄断地位,进一步挤压国内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

    到2010年,仅仅依靠吉利、奇瑞等少数几家自主企业,即使市场成绩甚佳,产能得到充分利用,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也超不过总量的三分之一。当今,汽车行业的准入门槛之高让有心进入者望而却步,民企造车大潮也已经过去,企盼新进入者改变这个行业的游戏规则已经不大可能。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合资企业无法对中国自主品牌事业做出贡献,汽车行业由外资主导的现状就无法改变。

    “新增整车项目、现有企业扩建产能以及跨类生产(如商用车企业投资生产轿车),都必须满足自主品牌、自主开发的条件。”这一即将实行的调整汽车产业结构的新措施看似强硬,却透露出国家对自主品牌的重视程度。这一措施也紧密配合着中国汽车业今年来可能发生的一系列变动:当合资企业扩产必须为中国自主品牌服务时,对外资限制最大的就不是50:50股比的合资底线了,这一股比强制要求完全可以消除;另一方面,政策要求新增整车项目只能是自主品牌,也为中国企业增加了与跨国公司谈判的筹码,断了外方通过合资企业赚取高额利润的财路,市场换技术第一次成为可能。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