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6年1月26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综合新闻

   

天山铭记60天的情怀
——新疆石河子大学师生眼中的孟二冬教授(下)
2006年01月26日

新华社记者 徐江善 刘兵 李江涛

    2004年3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孟二冬来到新疆石河子大学支教两个月。令人想不到的是,就在这短短的60天里,他陷入了病魔的阴影。然而,他的人生却在60天里升华。

    难忘的第一堂课

    在石河子大学师生的眼中,孟二冬是名校的名师,但更是一位言传身教的良师和风度翩翩的学者。

    由于北京大学与石河子大学有对口支援协议,同学们早就知道北大中文系的孟二冬教授要为他们讲两个月的唐代文学课。3月1日,孟二冬终于到了石河子大学,大家本以为他会像所有没有到过新疆的人一样,先去游览新疆的风光,没想到他只休整了一天,就走上了讲台。

    3月3日下午,石河子大学文科楼118教室的147个座位座无虚席。下午4点,孟二冬终于来了,他并没有自我介绍,而是直接开始讲课。

    学生张瑜说,孟教授在那堂课上整整写了20块板书,边写边念,不应付了事。看到这样的板书,同学们无不感叹孟教授作为古代文学的学者所拥有的功底和修养。更令大家感动的是,每次同学们争相为他擦黑板时,他都要鞠躬致谢。

    学生吴新锋说,孟教授看到很多同学都不带笔记本,只是在书上做做笔记,他马上对同学们说这可不行,出于爱护书本,也出于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必须使用专门的笔记本。事情过去一年多后,当大家考研复习时才发现,认真的课堂笔记对考研帮助很大。

    但是,同学们都没有想到,一周之后,大家再也听不到孟二冬那富有穿透力的嗓音了。

    细微之处见风骨

    说起孟老师在石河子大学支教的60个日日夜夜,凡是和孟二冬有过接触的师生都有讲不完的感动。

    那个时候,孟教授每周要给同学们上3节唐代文学,还要给系里的年轻老师开2节唐代科考,共10个学时,工作量非常大。刚来的一周里,他不用麦克风,可后来嗓子却逐渐沙哑了,他说这是因为感冒和气候不适应造成的。直到说话难以出声、吃饭困难后去医院检查,医生要求他立即住院治疗并从此禁声,可孟教授依然坚持上课。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院长李赋说,孟老师是个和善、怕给别人添麻烦的人。他第一天来,学校问他有什么要求,他说喜欢打篮球,能不能给他个篮球。这是他在支教期间向学校提出的惟一要求。直到他住院前,他每天都坚持到学校体育场跑步晨练,和学生一起运动。

    学生吴新锋说,在孟教授咽喉出现症状时,石河子大学中文系的同学们凑了点钱,买了“金嗓子喉宝”和水果去看望他。孟教授却说:“以后不要再拿东西,你们花的都是父母的钱,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但东西请带走。”当同学们第二次去看他时,孟老师看到同学们又买了水果,就有些不高兴,于是叫大家拿出来一起吃。

    人生道路上的楷模

    石河子大学中文系2002级的同学们不会忘记,2004年4月26日是孟二冬为他们上的最后一堂课。

    说起那天的情景,石河子大学中文系师生历历在目。学生张瑜说,那时孟二冬教授的病已很严重了,手里的麦克风在微微颤抖,因为呼吸困难,他满脸憋得通红,说话很不顺畅。看着自己即将离开的同学们,孟二冬最后说了一句语重心长的话:“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话音刚落,同学们连同听课的老师都哭了。孟二冬也已经说不出话来,快下课时,他拿起讲台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水,便踉跄地走出了教室。那一刻,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熊建军说,孟教授到新疆以后一直不适应这里干燥的气候。3月的石河子还很冷,他到石河子一周后的一天,打完篮球回到房间觉得暖气太热,于是打开窗户,第二天就出现轻微感冒和嗓子沙哑的现象,但他以为是咽炎犯了,没有在意,等到说不出话再到医院检查时,才知道得了食道和气管肿瘤。

    孟二冬回到北京治疗期间,石河子大学中文系的师生曾多次写信感谢他的教导并鼓励他与病魔作斗争,同学们还自发捐款2800多元给孟二冬做手术用。但孟二冬说石河子大学地处偏远,没有足够的文史资料供学生研究,于是让妻子用这些钱买了20多套《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十三经注疏》等文学典籍,以及100多套电子版《四库全书》,送给石河子大学图书馆。

    孟二冬离开石河子大学已经一年多了。学校黑板报栏的内容换了一期又一期,但关于孟二冬优秀事迹的那一栏至今字迹清晰。同学们说,看到它就像看到了孟教授,看到了学习的动力,看到了做人的方向。

    新华社乌鲁木齐1月25日电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