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在校生学业之外忙于考证,成年人工作之外不断进修,各类培训信息满天飞……
朋友问起:都能学到东西吗?
是的,会有一定用处,但在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我们是否仔细考虑过,怎样才能有好的学习效果?该如何学习?
为什么而学
应当说,为自己而学确有一定道理。
有一位中学老师,开学上课时会先给大家提提神儿:“同学们,知不知道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大家七嘴八舌,但无人答对,老师于是公布谜底:“最重要的是要有个好爸爸!”
在众人错愕之下他接着问:“多少人有好爸爸啊?”无人响应,老师继续道:“既然没有,那我来告诉你们,世界上第二重要的事——没有好爸爸,那就要靠你自己,你们要好好学习!”
派克说:人生一切际遇无非是为了帮助我们灵性的成长。我也认同学习与成长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做最好的自己”。
资深人士指出,就咨询者而言,咨询效果不在于用什么理论技术,而在于咨询者是谁,技巧与使用者性格无法分割。那么,我们学习之前是否清晰地了解,长期或近期的目标何在?我们想成为怎样的人?我们要去哪里?
学什么
目标因人而异。重要的是,所学的东西应与目标一致,也应适合自己当前的状况。明了要去哪儿,也要清楚当前在哪里,才能确定学些什么对自己最有帮助。
曾见过一个职场案例,某中层管理者自愧才艺有限,勤学计算机和第二外语,当他把电脑和法语均勉强掌握时,却让更年轻的同事后来居上。
知识爆炸的时代,学习需要选择和取舍。在学之前须追问自己:什么才是我真正需要的?
跟谁学
我们难以找到全能的人生导师。
回顾我所遇到的众多良师,发现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是鼓励型的。朋友在博士将毕业时感叹,马上要拿学位了,倒觉得在严师门下失去了信心。据说某位天才女歌手嫁给年长她许多的严厉的名师,数年后几乎不会唱了。丈夫去世后,她遇到一个十分欣赏她的年轻人,不断对她说“亲爱的,你唱得真好,再来一曲”,才渐渐放出光彩。可见择师时,老师的水平重要,而他的为人和教育风格可能更加重要。
如何学
灵活变通
明确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对象后,还有怎样取得最好效果的问题。曾见报道说,小孩子识字太早,想像力、创造力反而受损。
学习中的某些僵化和限制,并不总是因为没找对老师。有位京剧大师的弟子在演出前的着装完全模仿老师,老师急了——我穿黑衣是因为我很胖,考虑舞台上的视觉效果。你这么瘦,也穿黑的做什么?
学习中,我们能否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今年在南方的一次工作坊中,瞻仰过治疗大师风采后,不少人膜拜不止,甚至模仿他的服饰……模仿只是学习的第一步,何时才能够做到神似而不只是形似呢?
触类旁通
有个朋友说,他在追星中学会了情感表达,学习中确实很多东西可以相通。还有一次,一位爱好音乐的商界人士兴致勃勃地谈论流行歌手,不过他感兴趣的不是音乐,而是把成功歌手当作一个个商业案例,分析他们是如何找对了受众……他由此推断:做事一定要看好目标市场。
细分市场的确很重要,同时了解自己、做好定位,善于把自己的特点甚至弱点转化为优势,一样重要。
有个打算为艺术献身的年轻人要从名校退学,做流浪艺人,“要在痛苦经历中磨练自己,以寻找创作灵感”。可王小波说:搞艺术创作是借鉴别人的痛苦。玩笑幽默之外,也有至理在。我们不可能经历所有事,需要善于从别人的经历中学习;我们不可能精通所有行业,需要善于发现、阐发和汲取。
融会贯通
李敖在清华大学演讲时被问道:李大师有无反省过自己的缺点?李敖轻松应对:孔子说,自己很幸运,一旦有过错,全天下人都看得见。我跟他一样幸运……之后轻轻说道:反省过,虽然我外表有时张狂,其实内心很冷静。
李敖是那种无论被问到什么问题,都能拿来自我展示或借题发挥的人。相信生活际遇也一样,不在于遇到什么,而在于如何用好每一段经历。
如果说教育的本质是书本知识都忘掉之后,所留下的东西;那我们在知识技巧之外,更需要的是形成自己的思维框架、理念系统或结构。
爱默生说:“大学应当从远处收罗各种天才的每一道光线,聚集一堂,用这集中的火焰使年轻人的心燃烧起来。”
当然,根据目前的现状,最好的大学也无法为每一个个体因材施教。不过,最好的老师也是自己。当我们意识到自己要去哪里,要从何处学习什么,便有可能在自己的背景和框架下吸收所需要的每一道光线,并有机组合,来让自己的心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