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6年3月15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国际

   

瑞典期待为中国培训维和人员
2006年03月15日

本报记者 王冲

    3月14日,在外交学院举行的“维和行动的挑战”研讨会上,瑞典驻华大使雍博瑞告诉本报记者,瑞典拥有先进的设备,可以为中国培训维和人员,就此瑞典方面在和中国相关官员接触,中方反应积极。但他强调目前仍没有签署任何具体协议。

    研讨会上,雍博瑞博士说,作为瑞典驻华大使,我当然希望和中国在维和以及其他一系列方面进行双边合作。中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重要参与国,中瑞两国在维和领域并肩工作。瑞典方面有意学习中国在维和行动方面的观点,也愿意和中国分享瑞典的经验,欢迎中国参与瑞典的维和人员培训项目。瑞典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均为中立国,一直是国际维和的重要力量,它在军事技术、军事设备方面实力雄厚。

    瑞典政府福克波纳多蒂学院董事长米歇尔·萨赫林博士告诉记者,他的学院每期可以培训50人,一年可以开办10期,参加培训的可以是武警,也可以是解放军官兵。福克波纳多蒂学院是瑞典政府机构,目标是提高国际冲突和危机的管理效率,尤其关注国际维和,它的主要职责包括国际合作和协调、人员培训和研究工作。

    外交学院副院长秦亚青博士认为,当前联合国维和行动既缺少资金,也面临如何使之更合法、有效的问题。他认为,首先要加强研究,确立模式,有新的思想,各方达成更大的共识,其次要支持联合国改革,提高安理会处理危机的能力;另外,还要加强联合国维和人员的培训。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1989年,中国首次派人员参加联合国纳米比亚过渡时期协助团,帮助纳米比亚实现脱离南非的独立进程。1990年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军事观察员以来,已先后向联合国驻利比里亚、莫桑比克、塞拉利昂、刚果(金)、埃厄等14个维和任务区派出4100余人次的军事人员。

    当天上午,纪念哈马舍尔德诞辰100周年的题为《思想中的和平》展览在外交学院举行。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爆发,当时担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哈马舍尔德成功地派出首支联合国维和部队,4年后,他在刚果启动了联合国首次多功能维和行动;1961年,哈马舍尔德在访问刚果途中因飞机失事身亡。

    本报北京3月14日电

    

 我要留言: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留言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