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6年3月30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汽车周刊

   

自主品牌从模仿走向整合
陆风风尚将于5月中旬上市
2006年03月30日

本报记者 黄少华

    经历几十年的涅槃与洗礼,步入2006年,国内的汽车品牌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激进状态向人们验证,自主品牌雄踞一方的时代已经来临。无论是已经上市的奇瑞A520,刚刚出场的华晨骏捷,还是将于5月中旬正式上市的陆风风尚,它们在给我们强烈视觉冲击的同时,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自主品牌正在跳出过去简单模仿的狭隘思路,通过整合全球资源提升自主研发实力来发展壮大自己。

    从今年上市的这几款国产品牌汽车里,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一长串技术合作伙伴名单,例如,陆风风尚的外观造型由来自全球顶尖级的设计师意大利Justyn Norek操刀设计,他曾是菲亚特多款知名车型的设计者;发动机技术合作伙伴德国FEV公司曾是欧宝、大众长期的技术合作方;提供变速箱技术的德国GETRAG和日本爱信均在全球赫赫有名。全线的尖端科技保驾护航,有力地保障了陆风风尚的精良品质与浑厚实力。

    除此以外,名师的设计手笔也值得称道,去年在上海车展刚一亮相就吸引了不少观众的驻足观看,堪称国内汽车品牌中的一大亮点。

    事实上,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也将整合全球资源视为未来发展的着眼点。他们主要依靠一些配套的厂家提供技术支持或零部件配套,如意大利汇集了全球最著名的车身设计公司,这里是当今世界许多车厂车型的发源地,每年约有400辆样车在意大利诞生。

    诚然,整合全球资源能够有助于自主品牌走向自强的道路,但是整合并非仅仅是与国际技术厂家合作这么简单的事,它同时考验着企业在营销、管理、生产、创新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与实力。上海车展上初露头角的陆风风尚,可以说正是企业将整合与创新融会得恰到好处的一个范例,除了从头到尾几十项国际尖端技术的应用,陆风风尚也包含了自己研发的133项技术专利。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一个企业不具备自主研发的能力,整合就会成为一纸空谈,因此,整合之路给自主品牌企业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带来的收益也更大。

    目前,更多的自主品牌也开始尝试进入整合全球资源阶段。有业内人士分析,去年的上海车展可以看作是国内品牌由简单模仿到自主创新的分水岭。在去年的上海车展上,陆风、奇瑞、吉利等国内十大“本土”品牌20多款新车型一齐亮相。这在国内以往的大型车展上前所未有,成为车展上一道十分抢眼的风景。

    专家认为,尽管未来汽车市场的变化风云莫测,但创新与开发依然是永恒的旋律,倘若我们的本土汽车品牌能够慧眼识金,把脉精准,将自主研发能力视为企业生存之本,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管理等方面与世界全面接轨,那么谁又能说,自主品牌与“洋品牌”的双足鼎立甚至全面抗衡,不是近在咫尺呢?

    

 我要留言: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留言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