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6年4月3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阅读周刊

   

阅读特稿
俄苏经典: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2006年04月03日

本报记者 文静

    编者按

    自20世纪初以来,俄苏文学就被大量引介到中国并对中国青年一代的启蒙和成长产生着深远影响。俄苏文学的经典作品对苦难的抒写、对革命的崇拜、对人道主义的张扬,超越了地缘意义的亲近,温暖了20世纪下半叶几代中国人。

    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果戈理、普希金、契诃夫、高尔基成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十二月党人的妻子们更是勇敢、坚毅的代名词。

    1949年后,学习“苏联老大哥”更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俄苏文学名著成为几代人红彤彤的集体记忆。

    然而记者的调查发现,一度如火如荼的俄苏文学阅读似乎渐生凉意。我们特约请著名俄语翻译家草婴先生、中青年学者李正荣回忆他们的俄苏文学之旅。

    “日韩小说”人气超过俄苏经典

    以“永恒的经典”、“传统与现代”为主题的“俄罗斯文化节”正在全国举行。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等近日在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新华书店和中关村图书大厦,适时联合举办“经典与传承———俄罗斯作家作品展示”。但遗憾的是,这些经典与现代的俄罗斯作家作品并没有得到人们太多关注,专家呼吁以“俄罗斯年”为契机,让人们重拾被冷落的俄苏文学。

    在北京图书大厦二楼,“经典与传承———俄罗斯作家作品展示”专柜摆放着俄罗斯经典:人民出版社的《肖斯塔科维奇文集》、《骑兵军日记》,“战争文学经典作品重读系列”———《不屈的人们》、《他们为祖国而战》、《生者与死者》,及《叶利钦时代》、《西方视野中的白银时代》等作品。人文社的俄罗斯经典更是脍炙人口,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复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肖洛霍夫文集》等。

    记者长时间观察发现,大部分年轻人都驻足于欧美日韩小说专柜,个别读者到俄罗斯专柜前看了几眼后就转身走了。据外国文学组营业员介绍,专柜设立后,书籍销量也和日常相近、并未热销。与北京图书大厦类似,王府井新华书店的俄罗斯书籍销售也十分平淡。

    俄罗斯后现代作品浮出水面

    俄罗斯作品缘何遭冷落,各家出版社没有新推俄罗斯作家作品吗?

    人文社外国文学编辑室资深俄语编辑张福生说,该社从1951年建社开始就一直没有间断地出版俄苏文学,即使在上世纪中苏关系微妙时期也未停止。迄今,人文社已出版100余种俄苏图书。

    从2000年开始,这种情况得以转变,以《“百事”一代》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俄罗斯作家作品开始浮出水面,当时该书的人文社中文版当年就售出8000册,创下近10余年来俄苏文学作品销量的最高纪录。此后,又相继出版了《当代英雄》、“21世纪年度最佳小说”———《无望的逃离》、《黑炸药先生》、《伊万的女儿,伊万的母亲》、《忠实您的舒里克》等。今年12月,人文社还拟推出《维纳斯的头发》等。人文社近年来一直以每年两本书的速度推出当代俄罗斯作家的新作品。

    译文类出版社引进多种俄苏作品

    此外,上海译文出版社、南京译林出版社、广西漓江出版社等也从未间断过俄苏作品的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助理赵武平告诉记者,该社今年会出版帕斯捷尔纳克的文集。译林出版社译文室编辑冯一兵说,截至目前,译林出版社出版过40余种俄苏作品,其中大多数为经典名著和学术著作,俄当代通俗小说以每年一两本的速度出版。今年该社将要推出的人物传记《斯大林两部曲》很值得读者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以上几家出版社都连续多年出版俄苏著作,但俄苏作品近年出版的总量之少是不容否认的。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版权主任李迎庆说,从1999年至今,尽管版权部门曾几次向国内出版社推介过俄版图书,但都无人问津。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秘书长刘文飞认为,面对当代俄罗斯文学的多元局面,整体把握和系统翻译的难度日益增加。另外,英语文化作为强势文化占据了国内译介的相当份额,俄罗斯文学变成了“小语种文学”,已被边缘化。“尽管国内的俄语文学翻译者和研究者,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把俄罗斯文学现状完整、及时介绍给国人,但是很多出版社考虑到经济效益问题,表现得并不积极。”

    “俄罗斯年”启动出版热潮

    令人鼓舞的是,在今年的中国“俄罗斯年”框架内,中俄双方在出版和文学方面的交流活动将纷至沓来。据悉,今年8月底,俄罗斯将作为主宾国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俄方的展位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届时将有100多家俄罗斯出版社和8000多本书籍参展,俄罗斯作协主席加尼切夫、著名文学评论家邦达连科、著名作家等20余位专家也将访华,从不同角度介绍当今风格各异的俄罗斯文学流派。

    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中国作协联手俄罗斯作协将出版一套《走近天空·俄罗斯当代作家小说集》。该书共收录40余位当代俄罗斯作家作品。据悉,国内其他一些出版社也正与俄方积极接洽合作出版事宜。

    有关专家认为,公众读俄罗斯作品可以从一个独特的视角促进两国人民心灵的沟通和感情的交流。同时,“俄罗斯年”的到来为改变中俄文学和出版交流的冷清局面提供了一个契机,对于中俄两国出版界,意味着巨大商机。

    

 我要留言: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留言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