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6年4月20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汽车周刊
F3北京上市 比亚迪进京“赶考”
2006-04-20 03:03:08
刘世瑜
    

    自2005年4月16日新车F3下线至今,整整1年的时间,比亚迪终于一路“考”到北京。4月18日,F3在北京上市,比亚迪准备开始谨慎地答这份“北京试卷”。从最初上市的山东到现在的北京,比亚迪已经在7个“考点”参加了考试,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来自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的数据显示,2006年3月比亚迪F3实现销售4515辆,环比增长35.2%,这个成绩还是F3尚未在全国铺开时取得的,更加难能可贵。尽管如此,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治冰仍非常认真地表示:“北京是最重要的市场,从2005年9月2日全国巡回上市开始,直到今天我们才来到北京,这期间我们一直在答卷,我们要集中更多的精力来答好北京这份试卷。”

    做财务出身的夏治冰,在汽车销售老总里算是话比较多的。他一再强调比亚迪没有汽车销售的经验。自己没有汽车销售经验,但却采取了一种全新的汽车销售模式。据夏治冰介绍,比亚迪在F3的销售中采取了分站式上市的“精准营销策略”,这是比亚迪首创的营销模式,其出发点是步步为营,集中资源和力量逐一占领局部市场。夏治冰认为,目前比亚迪在全国已经有近500个服务网点,300多个销售网点,两年6万公里的保修服务,服务内容正逐步深化,服务项目日趋丰富,服务质量也日益提高。但是进入中国的国际品牌,在品牌推广上更为成熟,在知名度、网络建设、广告投放上都占有优势,处于弱势的本土品牌很难与其对抗,所以必须集中力量攻其一点,分阶段地在每个局部市场上市,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动态营销战术来赢得当地市场。

    事实上,比亚迪的这种销售模式正好迎合了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目前国内市场存在的情况是,某一汽车品牌在某一地区处于强势地位,而在另一区域同级别车的主宰地位则由另一品牌的汽车产品掌握。例如奇瑞QQ在四川市场,始终处于微型车的垄断地位,其竞争车型上汽通用五菱Spark很难在四川打开市场,而在Spark的老家广西,Spark随处可见,却鲜有QQ的踪影。比亚迪采取的分站式上市的“精准营销”策略避免了这种问题的出现,做好一个市场,然后才转战另一个市场,步步为营。

    其实,采取分站式上市,比亚迪还有另一层考虑。如果在全国统一上市,且得到消费者认可的话,比亚迪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产能不足。客户想买车而迟迟提不到车会严重影响目标客户的信任度,这种损害是巨大的,很可能在产量上去之后,消费者也不再对其感兴趣了。夏治冰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他表示,由于产能不足,所以一直没有将F3投放到北京市场,目前东北的一些经销商还没有车卖。北京比亚迪4S店、北京鑫敏恒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平在讲完“祝贺比亚迪F3北京成功上市”的第一句话之后,第二句话就是“希望比亚迪多给一些车卖”,要车的迫切心情溢于言表。夏治冰表示,将会在今年将产量努力提高到日产300辆,以保证供给。

    比亚迪F3确实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设计新颖、追求时尚、值得信赖的设计理念让民族品牌的造车水平真正与国际接轨。从吉利汽车集团总裁李书福当初所说的“沙发安上四个轱辘就能当车卖”的年代,到如今李书福感叹的“造车真不是件容易事儿”,比亚迪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所谓旁观者清,比亚迪看到了民族汽车企业在市场中搏杀所遇到的困难和自身的不足。华晨中华斥巨资设计出的时尚外形,却由于内饰过于粗糙等原因导致销路不畅,其后继产品骏捷虽已经脱胎换骨,但想改变消费者对其最初印象绝非易事。奇瑞也在通过新产品A520和新东方之子来改变消费者对奇瑞的印象。这些前车之鉴比亚迪已默记于胸。2.6米长的轴距、倒车雷达、数字式自动恒温空调、双层双模式自动天窗、语音电子导航系统等一应俱全,充分迎合了目前国内消费者喜欢大而全的消费理念。所以,F3取得不错的市场业绩也在意料之中。

    然而正如夏治冰所说:“我们现在还在答卷。”除了有些过气的福莱尔,比亚迪目前只有F3一款产品,在产量上去之后,比亚迪马上就会有新车跟上。夏治冰已经明确表示,“我们下半辈子就做汽车,永远不离开。”虽然话语中表示了比亚迪对造汽车的信心和决心,但汽车市场是残酷的,是靠实力说话的。夏治冰表示,今年比亚迪的目标是生产8万辆F3、2万辆福莱尔。今年北京车展将有一款新产品亮相,明年将推出两款新产品。

    依目前的态势看,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比亚迪将一直答卷,判卷的时机还没有到来。

    

 我要留言: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留言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