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6年4月20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青年话题
【冰点时评】
民办学校教我们如何对待"差生"
2006-04-20 03:03:24
晏扬
    

    在升学率考核体系下,普通中小学校对待学生几乎无一例外地“嫌差爱优”。然而近几年来,江苏、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却纷纷出现专以中小学“差生”为招生对象的民办教育机构,江西九江的一所民办学校宣称专收“普通中小学不想学、不会学、学不好、不学好”的学生。据悉,择差教育虽然学费高昂,却从不必为生源发愁。(新华社4月18日)

    择差教育反“择优教育”之道而行,让人不得不感佩这些民办教育机构的精明。公办教育虽在“择优”方面具有民办教育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公办教育的“嫌差爱优”,也给民办教育腾出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于是,一些民办学校机敏地利用了这个空间,将“择差”作为自己的竞争法宝,将劣势转变成了优势。对于民办学校而言,能招到“差生”收到学费,便可维持生存发展;对于“差生”及其家长而言,“择差教育”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对于整个中小学教育而言,“择差教育”抓住了基础教育的空隙,填补了针对“差生”的教育空白。可以说,“择差教育”实现了多赢,我们有理由对此予以积极评价。

    我注意到,这些民办机构的“择差教育”,并不是只管收钱,而对“差生”放任自流,任其破罐子破摔。相反,他们针对“差生”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教育方式,比如强调“先做人、再成才”,从最基本的叠被、洗衣服教起,教育内容涉及沟通交流、孝敬父母、挫折训练等;比如择差学校的师生比一般控制在1比8以内(远高于目前国家规定的比例),学校要求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同训练”,随时随地找学生谈心,对每个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些特殊教育方式,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效果,很多学生通过努力,摘掉了“差生”帽子,找回了自信,重新回到普通公办学校。

    实际上,这些民办学校所采取的教育方式,并不算很特殊或者很高明,只不过他们更多地从“差生”的角度,着眼于“差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与其说是民办学校的教育方式特殊或高明,不如说他们对待“差生”的态度与公办学校大不相同。大多数公办中小学校,其教育目标就是为了提高升学率,其教育方式主要是针对“优生”而不是针对“差生”的,一切围绕着“优生”转而忽视了对“差生”的关怀和教育。于是,“差生”在他们眼里便成了不可教也的孩子,成了公办教育嫌弃的对象。

    民办教育是营利性的,他们尚且能够容忍甚至欢迎“差生”,而公办教育是公益性的,却不能容忍“差生”的存在;民办学校无论师资力量还是硬件设施,都比不上公办中小学校,可是民办学校能把“差生”教好,而公办学校却拿“差生”没有办法。民办学校的“择差教育”,岂不正是对公办学校的一大讽刺?实际上,公办中小学校之所以“嫌差爱优”,不过是升学指标惹的祸,是应试教育制度惹的祸。所以更准确地说,民办学校的“择差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极大嘲讽。

    很多人说,教育应该有教无类,教育字典里不应有“差生”二字。这话虽然说得有些绝对,但我们的公办中小学校,确实应该好好向“择差”的民办学校学习,学习他们是如何对待“差生”、如何教育“差生”的。

    

 我要留言: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留言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