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近些年来一直关注知识分子下乡和农村教育问题。他说,当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要求知识青年进行自我改造,这取决于当时的政治背景。而今天的大学生到农村去,一方面是为了自身成长和磨炼,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钱理群认为,现在大学生去农村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一些大学生产生了“信仰危机”,想到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去重新确立信仰。他表示,许多大学生去基层以后,最终发现在自我教育、自我认识上的成果要远远大于他们所作出的贡献。
今年52岁的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马中,当年也是知青群体中的一员。1969年9月2日,刚满15岁的他和一群同学从北京永定门火车站出发,前往刚发生过中苏“珍宝岛战役”的那个著名小岛,准备参加战斗保家卫国。结果仗没打成,只好就地开荒伐木,开垦农业。
回忆起这段峥嵘岁月,看着知识青年去农村的新潮又起,马中非常感慨。“两个时代完全不同了。当时上山下乡是国家的就业政策,没有别的选择。如果你不下乡,在城里没工作没户口,所以城里知识青年基本一个不留。”他们那个时代完全是“两眼一摸黑”。毛主席一动员,大家就心潮澎湃,只知道要去保卫祖国边疆,去建设大好农村。“谁能想到,我们到的是无人区,一无所有,要自己盖房子,自己打井。不但没搞建设,反而破坏了当地的森林和湿地。”
马中说:“但现在就业政策完全不同了,大学生下乡不但是出于自愿,而且还有很多种选择,既可以参加西部计划支援西部,也可以作为村官施展才能。而且,国家对这批青年的发展上也有很多优惠政策,比如保送研究生、考公务员加分等。”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作为民间组织“西部阳光行动”的创立者之一,也体会到了大学生投身农村建设的巨大热情。他表示,现在大学生参与农村建设越来越成为时代的亮点,这与上世纪60年代知青上山下乡完全不同,那个时代的举动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被迫性。而在今天,这种举动已经成为青年学子的内心需求,他们对改变农村行动的参与,对于社会的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链接
上世纪60年代知青上山下乡
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大规模展开。
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全部前往农村。
“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到了乡村。
(实习生 叶铁桥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