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6年5月8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文化周刊
老九:集邮VS漫画让艺术无国界
2006-05-08 05:22:46
实习生 王君策
    有着“集邮漫画家”之称的老九个人漫画展“五一”前在中国戏曲学院开幕,吸引了众多的集邮和漫画爱好者。对于此次成功举办的画展,老九说:“这次的画展,我管它叫做‘逗号’,因为这次的画展囊括了我两种风格的作品,对于我来讲算是一个20年的总结。”

    老九,原名王九成,从小酷爱绘画,尤其喜欢漫画。纵观其20年的绘画生涯,多才多艺的老九将自身对体育、戏曲、集邮等等的兴趣爱好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都融会到了他的漫画创作当中。1983年,尚在大学读书的老九利用课余时间报考了中国书画研究社,开始了画坛上的漫漫求索。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老九将邮票和漫画巧妙地结合,开创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集邮幽默画。1992年,“老九集邮幽默画展”在京开幕,那一幅幅构思奇巧、妙趣横生的作品轰动了整个集邮界和漫画界。

    “我本人就是一个集邮爱好者,我对自己定位就是‘集邮家中的漫画家,漫画家中的集邮家’”。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中国漫画家们都在探讨“如何避免题材撞车”时,老九也在考虑要走一条与别人不同的路。他说:“那时出版的一张生肖邮票给了我灵感,我在那张‘虎票’的老虎身下加上一头驴取意‘黔驴技穷’,从此便打开了自己漫画事业上的新篇章。”

    20多年的勤奋耕耘,老九在集邮幽默画的领域纵横驰骋,除了在海内外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外,还出版了集邮幽默画集《老九集邮幽默画》、《五环下的幽默》、《中国足球球迷手册》以及VCD个人作品专集等。1992年,老九的漫画开始不加任何文字与标题,完全运用漫画手法向人们展现他想表达的思想,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无国界艺术”。“我尽量会选择恒久性的题材,比如环保、体育、人性等等,这些都是世界人民共有的,不会在历史长河中被淘汰出局。”老九说。

    从1989年6月起,在任职中国戏曲学院美学教师的同时,老九先后被《中华英才》、《中国图片报》等十余家报刊聘请主持漫画专栏,在至今已发表漫画1000多幅作品中,内容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起到了针砭时弊、颂扬真善美的良好作用。

    “我的漫画作品更多地倾向阐述一些哲理,而且我运用的是单幅形式,这就要求我一下子就要将‘包袱’抖在人们眼前,我自认为我和东北幽默艺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直给的幽默’。”最近,老九还准备在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举办“中日漫画比较”讲座,目的是建立一个传统漫画与新漫画的交流平台,让我国的漫画艺术在民间能够更加深远地流传下去。

    

 我要留言: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留言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