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市是河南省会郑州下属的一个县级市。在这个市,初中生在报考高中时,不需要再填报志愿,而是按高低分平均分配到市区的3所高中。这种“给初中分配名额,为高中均分生源”制度得到了当地绝大多数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认可,有效遏制了择校风。 1997年以前,新郑市仅有一中和二中两所普通高中。虽然两所高中同处于市区繁华地段,师资水平相当,学校硬件设施也大体相当,但由于新郑一中是所具有40多年历史的老牌名校,又是市级重点高中,在中招录取时享受提前招生的待遇。 当时的中招录取办法是,每年中招考试前,新郑市都组织一次“五科成绩竞赛”作为“提前批”录取,从中选择出前200名学生分配给一中。然后再看中招考试成绩,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挑选,满足当年一中所需要招收的计划人数。 这种重点扶持一中的做法,使得原本水平相当的新郑二中,在中招录取时只能招收到一中选拔后剩下的考生。生源差别明显,导致两所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反差极大。 与此同时,由于历史、区位、师资、硬件、软件等多种条件相差甚远,有个别乡镇初中连续几年没有一人能升入普高。在升学的压力下,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择校风逐渐盛行,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从1997年起,新郑教体局在该市全面实行“给初中分配名额,为高中均分生源”的招生办法。依据各乡镇学校的初中毕业生数量、学生的巩固率以及对各乡镇各学校的全面评估成绩,把普通高中统招生的名额分配到乡镇和学校。在全省中招考试结束后,按照分配的指标,依据择优录取的原则,一个乡镇一所学校一个录取分数线,分别录取。彻底改变了过去全市统一划定录取分数线的招生办法。 现在,新郑市普通高中录取新生时,考生不需要填报志愿,招生办按照考生成绩、男女生比例等因素把考生分成若干等份,打印成册,在市领导及新闻媒体的监督下,由各普通高中校长按招生计划随机抽取。这种办法保证了各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的一致,拉平了生源质量。为避免部分学生再择校,录取名单将很快张榜公示。 与此同时,由于初中毕业生不断增加,1998年,新郑市政府决定再建一所普通高中——新郑三中。为缩小校与校之间的差距,新郑市教体局决定,对3所高中的教师资源进行重新分配,调派一中、二中优秀师资力量充实三中,从而实现了3所高中具有相同的师资力量、相同的硬件设施和相同的生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