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正草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甘加乡仁青村的村医,在甘加草原上,旦正草被牧民称为“草原好曼巴”(曼巴藏语意为医生)。 对于这个称呼,旦正草每次听到只是淡淡一笑。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多少豪言壮语。她说,她只是一名在草原上干了30多年的乡村医生。 甘加乡位于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地带,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沟壑连绵,交通不便;加上居住分散和靠天养畜的游牧生活方式,牧民的健康状况很差,尤其是妇科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 1973年,16岁的旦正草因家庭贫困正辍学在家,适逢县上举办乡村赤脚医生、乡村接生员培训班。听到这一信息的旦正草,便参加了县卫校学习,从此踏上了“救死扶伤”的道路。 有了医疗技术,但要给藏族牧民看病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旦正草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牧民群众思想观念陈旧,人们生了病只靠算卦、念经等方式求治,结果不但看不好病,反而耽误了治疗时间,拖延了病情,许多本可救治的病人含恨离开人世。”从那时起,旦正草就骑着马走村串户,开导牧民,耐心细致地说服,同时尽自己所学的医疗技术为群众解除痛苦。多次治愈病人的事实,终于让牧民慢慢地相信了旦正草曼巴这个神奇的人。 做乡村医生一个月只有几十块钱的收入,1992年,旦正草用行医近20年的积蓄在甘加乡仁青村办了个诊所,开始接待上门就医的牧民。如今,从藏族牧民到汉、回族群众,从本村本乡的乡亲到邻近的青海省牧民,有了病都来找旦正草曼巴。而旦正草从来也没有因为任何理由拒绝过病人,每次都背起药包骑上马,把药品送到草原深处。 夏河县卫生系统的工作人员都说,在旦正草多年的影响下,如今甘加乡的牧民有了病再也不靠算卦或念经了。但随着接诊病人的增多,逐渐得到乡亲们信赖的旦正草感到自己责任越来越重大,为了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她每年两次到甘加乡卫生院参加临床实践,每年一次自费到县医院妇产科、县妇幼保健站进修。在培训、进修的同时,她还系统自学了病理学、药理学和藏医学。 这些年来,旦正草累计治疗过的病人有5万多人(次)。通过她的努力,甘加乡牧民群众缺医少药的状况得到极大缓解。 旦正草的女儿勒吉草今年22岁,正在卫校学医。旦正草说:“等到我骑不动马、背不动药箱的时候,就让我的女儿来接替我工作。我相信,她也会成为草原上一名好曼巴。” 据新华社兰州5月11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