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6年5月22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经济
关掉高污企业,还是留下“官帽子”
乌海:一夜暴富之后的艰难抉择
2006-05-22 05:07:48
本报记者 刘世昕
    5月20日是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对电石、铁合金、焦炭三个行业清理整顿的又一个大限之日。这天起,这三个行业所有环保不达标的企业都将面临彻底关停。2003年起走马上任的乌海市环保局局长胡雪峰已经记不清,这是他当环保局长以来对这三个行业的第几次整顿。

    用胡雪峰的话来说,他碰上了当地GDP和环保博弈最激烈的时期。

    有人比喻说,乌海就是靠电石、铁合金、焦炭三个行业“一夜暴富”的。“十五”期间,乌海市的GDP年均增长21.8%,2004年的GDP增速更是高达30%;另一方面,正是从2003年起,国家开始对耗能高、污染重的电石、铁合金、焦炭清理整顿,整治的重点在晋、陕、蒙、宁四省区交界处,乌海就在其中。

    面临同样矛盾的自然还有乌海的父母官们,乌海市市长白向群在接受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采访时说,这几年他始终都绕不开这样的选择:是守着资源“穷死”,还是被污染企业“呛死”?

    高耗能、高污染产业造就了一夜暴富的城市

    2000年带着发财梦到乌海来的银川籍老板陈涛原本以为,他投资的铁合金企业至少也得三五年才能收回成本,可没想到的是,投资第一年就收回了成本,往后的几年更是赚得钵满盆盈。

    “那几年,铁合金的价格,连我们自己都觉得吓人。”陈涛说,企业投资门槛低,产品价格又在高位运行,而且当地政府又给了若干优惠政策。四五年前和他一起在“乌金之海”淘金的人,没有哪个不是一夜暴富的。

    对企业来说,铁合金、电石、焦炭等行业投资回报快。而对政府来说,这些项目可以有效拉动地方的GDP增长。因此,当地在招商引资中一直对高耗能项目情有独钟。

    在过去的四五年里,乌海这个只有40万人口的小城市,也享受着高耗能产业带来的“自豪”——“十五”末期当地的财政收入是“九五”末期的3倍多,GDP也增长了两倍多,人均GDP达到两万多元。作为一个西部欠发达地区,这些数字对市长白向群来说,无疑是值得骄傲的政绩。

    白向群说,乌海市虽然只有30年的历史,但发展高耗能产业实际上已经是这个城市的第三次产业升级。

    1976年正式建市的乌海市,当时实际上就是为包钢提供煤炭的基地,煤炭采掘业曾占整个地区经济总量的80%。“九五”初期,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国家不再对煤炭的销售大包大揽,从来没有过煤炭销售人员的乌海,陷入了有煤卖不出去的困境。

    乌海不得不开始了第二次产业发展——建一批电厂,把煤变成电,送到外地去。然而,若干个电厂建成后,却正赶上当时全国电力的普遍过剩,“煤从空中走”的路子受到了电力输送的限制。当地人的说法是,电“窝”在乌海出不去。

    而此时,东南沿海的高耗能工厂受到当地环保等因素的限制,开始产业转移,与电力过剩的乌海一拍即合,“吃电大户”的焦炭、铁合金、电石等高耗能产业在当地成了香饽饽。1998年,乌海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定为全区首家高载能工业区域,高载能产业在当地能享受到若干优惠政策。从而,发展高载能产业成了乌海的第三次产业升级。

    在白向群看来,这个40万人口的小城市的发展历程,或许正是我国中西部相当一部分资源城市近年来发展的一个缩影。

    而实际上,从2004年起,国家有关部门已经不断发出电石、铁合金、焦炭等行业可能存在产能过剩的警告。就在今年四五月间,国家发改委陆续发出了对电石、铁合金、焦炭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

    虽然是不同的行业,但国家发改委对这几个行业的说法却大概相同——普遍存在产能过剩、技术装备水平低、结构不合理、污染严重等问题,国家将依靠一系列产业政策对市场重新洗牌,淘汰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

    72小时内不达标的企业必须关停,否则就把“帽子”留下

    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大干快上,给当地带来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这样的景象:“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在铁合金、电石、焦炭等高耗能集中的晋、陕、蒙、宁四省区交界处,形成了一个“黑三角”。

    过去,“黑三角”的意思是说,四省区交界的区域煤炭等资源丰富,而今天的“黑三角”却有了另一层意思,即这里聚集了一批高污染的企业。这些企业相当一部分没有任何的环保设施,排出的污染物气体遮天蔽日。

    国家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从2003年起,先后有4位国务院领导对“黑三角”的污染治理作出了十余次批示。而在近3年的时间里,国家环保总局曾会同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在“黑三角”地区召开了6次有地方政府领导参加的现场会。

    正如媒体所说,“中国正努力清除其卫星云图上的一个‘黑三角’。”

    从有关部门下发的若干次环保专项行动整治通知书来看,涉及“黑三角”地区的各级政府实际上是签过好几次责任状的,每次都承诺要在某一个期限内解决辖区内高耗能产业的污染问题。

    而据知情人介绍说,在过去几年电石、铁合金、焦炭价格连年走高的情况下,要靠污染这个理由让地方政府下决心来刹住高耗能企业发展的快车,显然有些力不从心。所以,每次环保专项行动都有一批企业被关停,但治理行动之后,停了的企业又能偷偷干起来。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05年下半年,监察部和环保总局联合对“黑三角”污染进行整治,按当地一些干部的说法,监察部的参与使得环境整治的任务和领导干部的“帽子”挂上了钩。

    乌海市当地的几位领导干部从来没想到过,没有任何经济问题的自己居然也被监察部门找去诫勉谈话。据知情人介绍,2005年下半年,监察部门介入后,曾对当地相关责任人谈话,要求其在72小时内必须关停32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且污染严重的焦化企业,如果做不到,那么就请相关的领导干部把“帽子”留下。

    对这样的高压态势,当地一位干部的说法是,虽然有委屈,但也想明白了,这就好比考试,前几轮都没考及格,但也不能无限期考下去,总有最后一次吧。

    白向群市长说,那次大限后,乌海市关停了全市32家20万吨以下的焦化企业,并对60万吨以下的焦化企业通过加倍征收排污费的方式促其淘汰。

    今年4月16日,国家环保总局、监察部等四部门在北京召开了“晋陕蒙宁电石铁合金焦炭行业环境污染整治工作会议”。有关负责人透露说,去年下半年以来,四省区先后关闭了213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企业。目前“黑三角”地区还有308家企业因不能达标排放处于停产治理状态,有409家企业通过达标验收恢复了生产。

    而实际上,环保部门正在联合监察部门加大对领导干部环保问责的力度。在今年4月份的那次会议上,监察部和环保总局还透露说,在这一轮整治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些不作为的干部,目前正在责成有关政府部门加强对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并将尽快把对责任人的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布。

    实际上,政府的收入和GDP也跟着治理整顿悄悄地向下溜了一些。乌海市市长白向群说,今年一季度,乌海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全面下滑,GDP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好几个百分点。

    白向群说,由于环境保护的高压态势,乌海的资源型经济不得不再次面临转型。不过,他说,关闭污染严重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一批小企业后,实际上也为当地上大项目提供了环境容量,目前已经有好几家大企业看中了乌海当地的资源优势并准备投资一批大项目。

    在这位市长看来,高耗能企业并不是洪水猛兽,关键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本报北京5月21日电

    

 我要留言: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留言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