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志愿不要迷信就业率
http://www.cyol.net 2006-05-23 05:45:20
本报记者 李丽萍

  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413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幅达到22%,整体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这些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数字以及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让家有考生的父母在帮助孩子填报高考志愿时,首先要掂量的恐怕都是4年以后的就业情况。

  对就业的关心自然使就业率成为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有关部门每年都会公布各个高校及各个学科、专业的就业率,一些家长也把就业率当作判断某一专业就业前景的主要依据。可是,不少家长反映,就业率给人的感觉就像雾里看花,他们发现在就业率排行榜上一些热门专业的就业率反倒没有一些冷门专业高,一些名牌院校的就业率反倒不敌某些名气不大的普通院校。比如,法学是公认的热门专业,可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管部门——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主编的《升学与就业:2005年高考填报志愿指南》一书里,列出了2004年就业率比较低的本科专业,其中第一个就是法学。

  那么,就业率是否真实全面地反映了各个专业的就业情况呢?把就业率作为选择专业的首要依据是否科学?考生和家长又该如何正确把握和看待就业率呢?

  不可否认的是,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各个学科和专业的整体就业情况,但是,在目前条件下,由于统计的复杂性、现实的局限性等等原因,就业率还做不到完全客观真实地反映就业市场的行情。记者曾经采访过的一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说过,几个简单的数字根本涵盖不了复杂的就业过程。

  首先,现行的就业率统计公式是:就业率(%)=〔(毕业生总人数-待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这个公式统计出来的数据无法衡量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因此,就业率就成为没有内涵的就业率。

  北京一所高校学生就业工作负责人曾对记者说过,从就业率里看不出学生的就业层次、就业流向和供需比例。我们并不是很关心就业率,我们更在乎的是我们的毕业生能否找到满意的工作,挑选的余地大不大,流向是不是合理。据记者了解,国外高校,尤其商学院,也很重视统计毕业生就业率,但他们的数据里还包括毕业生的起薪、工作5年后的职位和薪水。

  其次,现行就业率的统计在科学性和合理性上还有欠缺,很多具体情况根本无法在数字上反映出来。

  比如,某些冷门专业就业率高,可能与招生人数少有关,有的甚至是指令性计划招生或属于定向培养,在招生前就定下了去向,有的去年招了今年就不一定招,这类专业的就业率很难说对考生有什么参考价值。

  此外,同一高校不同专业、同一专业在不同高校的就业率差异相当大,但有关部门公布的高校就业率和专业就业率一般都是平均数,就像是“一锅煮”,没有反映出同一高校不同专业、同一专业在不同高校的就业率的差异性。比如,这两年,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遭遇“寒冬”,有的高校会计专业就业率不到30%,可在厦门大学却能达到100%。因为行业内的人都知道,厦门大学会计专业实力雄厚,是国内最好的会计专业之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自然不愁“嫁”。

  第三,坦率地说,现在的就业率不仅反映不出就业的“质”,而且也做不到全面真实地反映就业的“量”。

  最初高校开始统计就业率的时候,统计的截止日期是6月30日,而且对于“就业”这一概念的理解比较苛刻,那些自主创业和去民营企业灵活就业的毕业生,无法纳入已就业群体,这样,各个学校上报的就业率自然过于狭隘,不够准确。

  如今,就业率的统计口径已经有了变化,只要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或就业协议就可视为就业,但又带来了新的问题。

  由于就业率和高校评估挂钩,就业率成了学校的“面子工程”,在压力下面,就业率的统计就注入了水分,高校虚报就业率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高校和地方人才中心合作,虚构个单位,然后把学生的档案转到人才中心就算就业了;有的高校逼着学生一定找个单位在就业协议上盖章,否则就不发毕业证。有个省属高校的毕业生讲了一个故事,他毕业前夕系里开会,系领导宣布今年的就业率达到了90%,下面的师生立即哄堂大笑。

  鉴于就业率统计还存在上述局限性,因此,其对考生志愿填报的指导和引导作用不大,只能当一个参考。考生和家长不要过分看重就业率。高考报志愿选专业,一是要因人而异,尊重考生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二要因时而异,专业的冷热、就业的好坏都是根据时代,根据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而变化的,没有永远的热门,也没有永远的冷门;三要因校而异,一流高校也有二流的专业,二流高校也有一流专业,所以选专业不能只看专业的名字、学校的牌子,还要看专业的实力。

  特别要提醒考生和家长的是,报志愿不要太强调专业。如今很多高校都实行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逐渐淡化专业色彩,而且现在高校大都放宽可转专业的限制,即使入学后对专业不满意,还是有很多机会改换门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