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孩子的智囊团
我为什么要送孩子到外地上大学
http://www.cyol.net 2006-05-23 05:47:44
阿亮

  今年春节前,在武汉上大一的儿子回家来,有许多细节的变化令我们耳目一新。如洗完澡后,内裤、袜子自己顺手就洗了;吃完饭,很自觉地收拾全家的碗筷;回学校时,将许多自己穿不上的衣服鞋子带走,说要给几个家庭贫困的同学……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们印象极深的记忆:高考前的一个深夜,我们突然被他叫醒,以为出了什么大事,结果是因为他要我们帮关一下床边的电扇;我到韩国给他买了一双价格不菲的球鞋,由于样式不太满意,他一次都没有穿过;高中时,他在宿舍自己床上丢了一个MP3,竟振振有辞地说,放我床上的东西有人要偷,我有什么办法!

  在寒假结束我们送他走时,刚到车站他就坚决让我们回去,说免得让同学看见他还要父母送站,还一再交待不要老给他打电话,浪费钱。望着他拖着行李独自进入车站的背影,我们异常深刻地感受到:孩子确实长大了。

  与许多北京的家长一样,开始我们也没有将小孩送到京外上学的打算。北京那么多的高校,无论哪个档次的分数,都不愁找不到相应的学校。一次朋友聚会上,有朋友谈到他小孩在北京上学的状况令我们吃惊不小。他说,小孩上大学后,每周必备的“功课”是“四个一”:每周抱一堆脏衣服回家,在家放开睡一个懒觉,与班上北京籍的同学聚会一次,与中学时的同学聚会一次。为了回家快捷,聚会方便,最近他孩子已经拿了驾照,家里正筹款给他买车呢。

  朋友的述说对我触动很大。我深知,这位朋友孩子的今天,未必不是自己孩子的明天。北京的许多学生,除了家庭条件优越外,还有一个具“京城特色”的问题,就是在学生时代就天然地笼罩在家庭“背景”的相互比较中。这种特有的“皇城根”气,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很不利的。长期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与同学圈子里,很有可能是毁了孩子。于是,我们经过认真商量,下决心要将孩子送京外去上学。

  家长的决心,只能是一厢情愿,关键是孩子要能心甘情愿接受。如何进行引导,得根据高考的进程来设计:第一步,先给孩子划定一道杠,如果分数达不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线,可否考虑京外名校?这一点很快被接受了;第二步,不断向他介绍各省著名大学的学术优势,校园风景,历史文化,让他产生好感;同时领他到了北京几所分数档次不低的非综合型大学校园参观,在环境印象上形成反差,逐步让孩子从思想上接受京外大学;第三步,不时请一些孩子在外上大学的朋友聚会,让他们畅谈孩子在外上学的各种收获、奇闻趣事,调动孩子对“自由新生活”的向往,打消种种顾虑。

  填报志愿是下最后决心的一关。那天晚上,我们有意识将家庭气氛调节得非常轻松,大谈我们当初离家上大学时激动人心的情景,谈到上了大学后独立生活的成长历程,憧憬大学时代的多姿生活。同时,我们给他的班主任提前打了招呼,让他多多鼓励。在第一志愿填写京外大学的同时,我们还在提前录取的学校中建议他填了一所北京的大学(后来由于分数不够没有录取),给他留了充分的余地。

  在我们的精心设计和循循善诱下,最后,孩子高高兴兴地踏上前往武汉上学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