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拥有广阔前景
http://www.cyol.net 2006-05-23 05:40:51
本报记者 董伟 王亦君

  当下,多数家长和学生的梦想仍然是进入普通高校,职业教育还是排在最后的无奈位置。不过,这是不是个理性、有益和正确的选择呢?

  有关专家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职业技术人才将越来越成为企业热捧的对象,而国家在相关政策方面的深度调整也已经开始。

  因此,孩子上职高未必就是没有出息、没有前途的。同时,由于连年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连攀新高,就业困难的呼声随处可闻,由此产生的“上学无用论”更是彰显其中的尴尬。

  也许,人们需要重新认识职业教育的远大前程,从而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高职继续是无奈之选?

  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她的孩子正要面临高考,成绩不十分理想,要想上重点大学难度较大,她有心让孩子上个专业比较理想的高职,“学个技术不压身”,但是她又担心此举会让自己和孩子抬不起头来。“朋友的孩子都报本科,有些还说,今年考不上明年再考。我让孩子上高职,别人当面不说背后也少说不了。”而她的孩子的理想是当一个出色的“木匠”。

  这位家长的忧虑在很多人心里恐怕都存在。前不久,民进北京市委员会职业教育调研组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传统思维影响舆论导向偏差”是造成职业学校门前冷落的第一大病因。该调查报告主笔、北京工商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郭培源表示,我国本来就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成见,而当前对普通教育的投入更是挤压了职业教育的空间。在强势的引导下,民众必然被吸引和推挤到追求学术型升学教育的独木桥上。这样就造成了如今的现象:一方面是被激发出来的愈演愈烈的中考竞争、高考竞争及由此而来的社会矛盾日趋难以协调,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艰难;另一方面,职业学校招生举步维艰,企业和社会都面临职业技能人才紧缺的窘境。

  根据调查,近四分之三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读职业技术型大学。因为在他们眼里,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社会地位低,收入低,就业前景不好。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高职的社会地位不低

  在去年11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重点用于支持实训基地建设,充实教学设备,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之后,国务院下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各地各级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决定》还提出,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这一切透露给人们的信息无非是:在中国,职业教育已经被放到和普通中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职校末流”的境况在未来将逐渐改变。跟随这种宏观决策的变化,家长和学生“无可奈何读职校”,“上职业学校脸上无光、脚下无路”的观念也该改上一改。

  另外,社会不仅需要创新型人才、研究型人才,同样也需要千千万万的技能型人才。据统计,现有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而且多数是初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从制造业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看,技术工人短缺,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突出因素。实际上,各地喊“技工荒”已经喊了10年。在很多地方,一个成熟钳工的受欢迎程度远远超过一个不会动手的本科生。在北京,每年都有很多毕业就失业的大学生,然而汽车维修、数控机床操作、机器加工、制衣设计、印刷处理等行业的高职生却是供不应求。广东和浙江等地也是如此。

  各地政府也纷纷抛出绣球招揽技能型人才。上海市市长韩正还把职业教育提到了产业升级的高度,“抓职业教育就是抓产业结构提升,抓促进就业,抓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在上海市新近出台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规定,未来5年,上海市将按照“一二四五五”的要求,发展职业教育体系。据有关人员介绍,所谓“一二四五五”是指,树立一个大职业教育的观念;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与培训体系;提供制度、经费、资助、舆论四方面的保障;推进职业教育的五项计划和五项工程

  职业教育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告别了草创年代。正像北京联合大学教授、高等应用教育研究所所长江小明所言,随着“双师”、“双证”等政策不断推行,中国的高职院校跨越了规模和形式发展,正在向内容和内涵发展,其就业导向越来越明显,就业前景也越来越好。

  有研究者说,中国的高等职业学校曾经走过一段弯路,丢掉了自己的特色拼命往本科挤,结果是办成了普通高校的压缩饼干。不过,现在已经基本上扭转了这种情况。面向就业、面向市场、走产学合作的路子逐渐定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口号的提出预示着我国的职业学校正趋向协调发展。

  事实上,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国家教育委员会就颁布了《关于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对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我国职业教育也开始面向社会、面向市场。2002年,《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更是明确提出要继续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并逐步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深化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实施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深化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改革,努力增加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继续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

  2005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财政部还决定在“十一五”期间部署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四个计划”:“一是要实施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重点建设好200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二是要实施好‘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重点扶持建设1000个县级职教中心。三是要实施好‘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建设好高水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四是要实施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各地也要因地制宜地制定与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相应的工程和计划,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

  这样,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就业体制和经费投入体制等方面,职业教育政策都进行了重大调整,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在职业教育规模方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已经占普通高等教育规模的50%以上。

  高职就业前景看好

  从就业而论,虽然从总体上高职、高专的就业率还在本科院校之下(2004年9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本科院校为73%,高职、高专院校为61%;2005年9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2.6%,其中本科生为81.7%,高职、高专生为62.1%),但是许多经营对路和市场紧密联系的职业学校并不逊色于普通高校。

  本报曾报道,天津市100多家技工学校和10多家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成了三资企业抢夺的热点,尤其是那些品牌过硬、具有良好办学声誉的院校,更是成为厂家抢夺人才的重点。有些企业为了找到合适的毕业生,甚至愿意为毕业生还清助学贷款。在浙江,“蓝领”、“灰领”的待遇超过“白领”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甚至还出现过年薪30万元的“技工皇帝”。在上海,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已经略微高于高校毕业生。2005年,上海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6.87万人,毕业生就业率为96.18%,高于普通高校的96%。

  有关专家表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最需要高素质劳动者的国家,特别是在今天经济发展的高速列车上更需要能够胜任的技术工人。目前在全球售出的每三部手机中就有一部产自中国;在全球售出的每两台数码相机中,就有一台多是中国制造的;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生产国,光深圳CIMC一家公司,在全球集装箱市场上就占有50%的份额;在全球制鞋业130亿双鞋的年产量中,中国生产了70亿双,其中40亿双出口;在欧洲销售的每六件滑雪服中就有五件是中国生产的,距上海300公里的浙江义乌市,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工农业用品应有尽有,外国买主都到那里去订货。在这种大量需求的情况下,我国的技术工人只占全国城镇企业现有职工的0.41%。如此供不应求的情况,给高职毕业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空间和高薪机会。

  另外,除了就业之外,高职学生毕业后还可以升本科继续深造。比如北京规定,高职学生毕业时,学校将推荐15%的优秀毕业生参加北京市专接本考试,成绩合格的学生升入指定学校的指定专业继续学习两年,成绩合格后可以获得对应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各地也有类似的政策。

  如何选学校专业

  高职院校上千家,专业几百种,如何选择?北京联合大学教授、高等应用教育研究所所长江小明说,家长必须注意到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划分原则是以职业性和职业岗位群为主,以学科型为辅的特点。在报考高职院校挑选专业的时候,考生应该注意研究不同专业的设置依据。比如20世纪80年代兴办的高职院校是根据学校条件设置专业的,带有较强的封闭性,容易脱离社会的实际需要,而90年代办起来的学校是根据生源需求设置专业,较少考虑人才市场的需求,难以解决热门专业“热”的短期性和教育的长期性之间的矛盾,也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2001年教育部发文,要求普通高等院校加强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使之与本地区经济结构相适应。有些高职院校调整专业后,满足了本地区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但在体现人才流动和对人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关注还不够。再就是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让高职教育始终面对就业市场和生源市场。这是当前不少学校努力的方向,也是最能体现高职本质的强项。比如一些学校提出“订单培养”就是这种原则的体现。

  考生和家长要尽量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同时具备一定的超前意识。不要只看哪些专业报考的人多,而要重视对本地区或更大范围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分析。否则,即使报考了热门专业,等两年后毕业时,大的经济形势发展变化了,热门就可能变成冷门。就像前几年计算机和经济类的专业一样,一下子爆满了,反而毕业后不好找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