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6年5月31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专版
黄河落天走东海 万里写入胸怀间
——黄河科技学院印象
2006-05-31 03:02:04
潘志贤 徐基磊
    

    达吉亚娜没想到,她的梦会圆在黄河边。

    自小喜爱音乐的她,对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有一个中国梦,希望有朝一日踏上这块神奇的土地。无论是在白俄罗斯文化大学任教授,还是在白俄罗斯国家音乐教研所钢琴教研室和音乐教研室从事教学法和当代艺术史研究工作,她都没放弃过这个梦。

    一次偶然的机会,达吉亚娜从互联网上了解到“中国十大女杰”、黄河科技学院校长胡大白的事迹,深为胡大白的教育理念所折服,对胡大白创办的中国第一所民办大学——黄河科技学院更是充满了好奇。

    如今,她离别丈夫和儿子,已经在黄河边生活了5年,所从事的也是她心爱的音乐教育工作。如此吸引一位异国教授、一位异国母亲的是什么?

    世界文化,全球教育

    2004年的10月11日晚,一切都已经平静下来的时候,郑州,中原的不夜城,国际间的握手和喝彩依旧在上演。在黄河科技学院豪华的音乐厅里,中国黄河科技学院、美国肖特学院和白俄罗斯国立文化大学的钢琴大师们正在联手奏响“秋季的‘荧光幻想’”钢琴音乐会,达吉亚娜也是其中之一。时而婉转悠扬,时而大气磅礴的钢琴演奏征服了每一位听众的心,他们虽然语言不同、国域不同、文化不同,但是品位他们高雅音乐的同时,更感受到一句话:艺术没有国界,文化没有国界。

    初夏,走进黄河科技学院,偌大的校园绿浓花香,透过绿荫望去,—幢幢设计别致的教学楼、学生公寓楼、教职工住宅楼映入眼帘,阶梯教室、建筑面积20000多平方米共20层的图书馆大楼,还有河南省惟一的专业音乐厅……

    这是个现代化的校园,细心的人也许觉得这里的校舍还不够古朴,树木还不够茂密,景观、底蕴还不够浓酽深厚。但是,如果去寻找它与年过半百或上百年历史的大学的差距,我们不难发现,这里更多一份青年的青春与活力,更多一份异国气息。2002年黄河科技学院通过河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了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成为中国第一所有资格可以自主招收国外留学生的民办大学。对于留学生们来说,从入学报到的那一刻起,已经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中国家”。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的马院长常常是“忙”得不可开交,因为她的学生们都很喜欢向她问长问短,困难的是她的学生都用不同的语言,有美国、巴西、韩国、日本,有塞黑、波兰、波黑、菲律宾、越南等等,他们感兴趣的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以及在这里所感受到的中西文化自然融合的现代氛围。

    1995年以来,黄河科技学院先后与日本东京工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学院、美国加洲大学、英国北安普顿大学、加拿大温莎大学等国外的高校结为友好学校并签定了合作协议书,进行互派教师、留学生和其它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胡大白校长也应邀参加了亚太地区私立高等教育国际研讨会,并访问了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日本东京工学院等等诸多国家。出色办学特色和先进的教育理论吸引了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36个国家的180个教育代表团,全国30个省市区560个教育代表团来到黄河科技学院参观考察。

    中国艺术研究院来了,在黄河科技学院音乐学院该设立了分部;白俄罗斯文化大学来了,与音乐学院签署了研究生培养协议;美国肖特学院也来了,与黄河科技学院签署互培留学生协议,并成立了国际学院,成为中国学生出国学习的出口……

    黄河科技学院把这种全球意识和国际眼光满溢校园,推行中外文化互动,促进中国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将国际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与中国的教育理论结合起来,培育时代的英才。通过引进海外教育体系和师资力量,整合双方优势资源,与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相融合,黄河科技学院已经形成特有的教育与文化风格。

    现如今,黄河科技学院的整体实力和办学条件,已堪称全国民办高校之最。绿化面积达40%的校园总共占地2100多亩,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在教学大楼里,500个教室配有闭路电视教学系统,拥有46个可同步联网的多媒体电教室,50个标准可视语音室;在实验大楼中,90余个各类专业实验室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在计算机网络中心,拥有以戴尔品牌机为主的60个计算机房,3000多台电脑,校园网与中国三大主干网络之一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光纤连接,率先实现了“千兆进楼宇、百兆到桌面”的宏伟信息化工程;在全国高校中一流的信息图书大楼内,已有藏书85万余册、电子图书43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1.4万余种;还有四星级的国际交流中心、可容纳5000人的多功能体育馆、国家一级标准的档案馆……

    黄河科技学院的学科和专业设置已俱相当规模,拥有八大学科门类,下设12个学院,有信息工程学院、工学院、商贸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音乐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医学院、体育学院、外语学院、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民族学院、国际学院。这些学院总共开设50多个专业,其中统招本科开设有31个专业,统招专科开设有18个专业,这些专业都是根据市场及当代社会需求批准设立,配备一流的教学、实验设施以及师资,每个专业在自身领域都以特色与实力创造了高就业率的奇迹!

    高端对话,轻松就业

    2005年3月,两会期间,在中央电视台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栏目之一《对话》的演播大厅,不断有各行各业的顶尖人物接受访问。这是代表着时代最前沿的思考、重量级的嘉宾和创造性表达方式的栏目,正是因为有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中国经济学巨头吴敬琏,戴尔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戴尔,联想总裁柳传志等等权威人物先后接受过对话,这个演播大厅才显得极为庄重而神秘。

    此时,做为著名教育家、全国人大代表的胡大白被邀请到《对话》栏目,就大学生就业问题接受专访,黄河科技学院以高达97%的就业率令主持人和现场观众的惊叹!

    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奇迹!真是数年磨一剑,苦尽甘来锋芒毕现。

    1997年,黄河科技学院高瞻远瞩,在全国第一个把人才市场引进大学校园,并在广东、深圳、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等地建立了510个的就业实习基地。海尔集团、联想控股、TCL集团、新飞集团、北京方庄医院、上海达研光电、南方航空公司、黄河实业集团、江海集团、郑州邮电设计院、郑州市空军医院等全国3500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长期用人关系,每年各家需要什么专业多少人,信息都储备在案,努力使企业与毕业生“零距离”接触,让企业全方位了解毕业生,缩短二者之间的磨合期。

    2004年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的记者驱车从北京慕名前来,探询黄河科技学院的创造就业奇迹的举措。记者拿到一张表,是黄河科技学院校方与下设学院的协议书。协议书规定:学校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共100分,就业率占15分。每年年初,校方与学院签订协议,确定应届毕业生到6月30日安置多少,到9月30日安置多少,年底如果完不成标准,一票否决,此学院不能评先进。

    有了协议的鞭策和监督,各个学院都争先恐后行动起来了,院领导闲不住了,行政人员也闲不住了,就连带课老师也要在完成授课的同时挤出时间走出校园去找企事业单位。

    同时,人才市场也定期为下设学院举行各类专业招聘会,有的学院一年举行好几次。招聘单位来了,学校用班车把有意应聘的学生拉到人才市场大厅,让双方见面洽谈。在学生方面,没了找工作的后顾之忧,甚至一个毕业生有两到三个单位可供选择。学生们在校园里就可以徜徉在招聘会现场,搜寻就业信息。到用人单位实习,积累工作经验无疑就成了“家常便饭”。每年的寒暑假,学校都要组织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到政府机关、工业厂矿、广播传媒、报业集团等企事业单位实习锻炼,也让用人单位了解黄河科技学院的学生,让学生了解社会,无形之中就为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增加了颇有分量的砝码。所以很多学生家长说:“把孩子送到这里来,就等于给孩子安排了一份好的工作,我们做家长也省心、也放心。”

    2004年,艺术设计学院与省内外的50家企业签订协议,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市场调研,将企业的产品设计、产品包装、企业形象设计等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内容,取得了丰硕的成绩,艺术设计学院2004届装潢设计专业有四个班,160名应届毕业生,所有毕业生被企业抢聘一空,还没到正式毕业,毕业生所在的整个楼层都已经“人去楼空”。

    已经连续三年了,包括联想控股企业在内的数百家首都企业都专程到黄河科技学院招贤纳士,2006年4月,他们又来到这里,黄河科技学院的在校大学生成为首都企业最为抢手的人才。黄河科技学院毕业生优秀的综合和专业素质使企业喜出望外,从而更加坚定了他们在黄河科技学院挑选人才的决心。

    打开了学生就业安置的市场通道,通向高质高效的办学之路也就成了阳关大道。真正大学应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气氛和宽容之胸怀,这样才能铸就名校,培养英才。近年来,黄河科技学院毕业生考研队伍异军突起,并且成绩斐然。

    2004年黄河科技学院走出全国民办高校第一届普招本科毕业生,从2004年到2006年两届研究生考试中,涌现出许多出类拔萃的佼佼者。目前,在黄河科技学院已经毕业的两届本科生中,已有300多人接到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公费录取的占到了近35%!

    一时间,在黄河科技学院上下,形成了考研热、学习热、竞争热……

    胡永超、岳克峰、牛晓伟一个寝室的三兄弟分别考上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西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而且都是公费!王勇被北京大学微电子电路设计研究生录取,冯丽颖被浙江大学广播电视艺术专业录取,李彬被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录取,豆琼被西安交通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录取,周兴龙以421的高分被四川大学录取……

    无论是就业还是考研,黄河科技学院都为每个学生“量体裁衣”,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并提供充分的就业信息,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锻炼学生扎实的本领。黄河科技学院已经构建了完善的毕业生就业体系体系,使就业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人才强校,名师工程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这正是钟毓天地人文之灵秀的黄河科技学院二十二载厚重历史的缩影。从1984年招生办学之初,到如今锐意进取风华正茂之际,都始终以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为旨归。考镜缘流,承先启后,融汇中外文化,吸取东西文明之精髓,黄河科技学院人凝炼出了“人才强校,名师工程”战略。

    “人才强校”内涵极其丰富。“强校”之“人才”,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应用开发为一体。近年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启动“名师工程”,实行“挂牌上岗”教学机制,黄河科技学院建立了学术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委员会,对全校学术、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并制定学术科研计划,组织各类学术研讨活动,交流经验,提高认识。

    为了加快学校发展,早在十多年前,黄河科技学院就着力建设自己的教师队伍,通过多种渠道引进高层次、高素质的教师,主要有高等院校的博士生、研究生、优秀本科毕业生,还有政府体制改革分流出来的部分高素质管理专业人才,科研机构分流出来的科研人员,国有大中型企业分流出来的管理人员,高校退休专家、教授,取百家之长,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气氛;以他们为基础,建立了一支实力雄厚、年龄结构合理的专职教师队伍和一支具有敬业精神、德才兼备的管理队伍,有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有国内外知名的学者,有博士生导师有国外留学归来的博士,有外籍著名教授,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1300多人,其中专职教师806人,其中70%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有博士生导师8名,硕士生导师38名。各专业均有知名的专家、教授作学科带头人。

    胡大白校长以开放的眼光和追赶时代的步伐,开拓了广大学生探索和实现人生价值越来越宽广的道路。黄河科技学院长期推行专家治学、名师执教,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科技精英前来讲学、做报告。我国著名教育家、厦门大学原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潘懋元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叶卫平教授,我国第一位奥运冠军、国家射击队总教练许海峰,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音乐理论家、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赵晓生教授等近百位知名专家学者前来讲学。

    学校还大胆借鉴企业的管理经验,实行全员聘用制,大家众志成诚,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成为黄河科技学院速迅崛起的动力源泉。他们以其高深的学术造诣和丰硕的学术成果成为各自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一个名师创名校,名校育名师相辅相成的统一体逐步形成。雄厚的教师队伍能够充分满足学院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保证了学院高标准的教学质量。

    厚重博爱,大家胸怀

    岁月如鼎,对于黄河科技学院来说,整整22年已结结实实就在眼前,这一部校史已足够浩瀚;对于黄河科技学院校长胡大白来说,这一段生命已足够酣畅。苦难尝尽,风波阅尽,如今一切已成现实,一切已成口碑。

    胡大白成为了中国民办高校的领军人物,已经无可置疑。她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先后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省党代会代表、全国高校九届党建会代表、第三届“中国十大女杰”、全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她的动人事迹,曾为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妇女报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中央电视台也将她推举为“东方之子”进行专访。胡大白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大挺拔,却比想象的更加沉稳宽厚。含笑一瞥之间,目光如同电闪,清澈,锋利,不怒而威。

    胡大白是一位学者,也是一位成功的母亲,四个孩子大学毕业后各自有了称心的职业,尤其是两个儿子,长子14岁考入大学,后获得北京大学硕土学位及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博士学位;次子在第32届中学生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获金牌,北大毕业后,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攻读博士,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现在斯坦福大学任教。身为母亲,胡大白应该感到自豪,许多望子成龙的人也纷纷找到她“取经”。

    做母亲的成功经验,胡大白将其应用与学校,虽然培养对象不同,但其培养方法有着同样的文化内涵,那就是关爱每个学生,对每个学生负责。胡大白无私的母爱浸润着黄河科技学院,在时代的浪潮中沉淀文化。

    胡大白是一位潜心钻研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女性,她的言行中时时散发着优秀的传统文化浸润过的气息,她的办学之路也洋溢着这样的文化气息,她不是抱着以低廉的“价格”将学生“买进来”,然后将毕业生推向社会了之的“生意经”,而是将一份关爱延伸到了学生将来的择职就业,实实在在地将一份爱延伸到学生目光所及的未来。

    胡大白的兼容并蓄并非让学生独守一园,独爱一园,独善其身,学生在这里汲取的不仅有齐家治天下的知识和本领,而且也有舍生取义之人生真谛。22岁的曹阳,黄河科技学院工学院的学生,将自己生命的绚丽定格在奔涌不息的淮河中。2002年,在刚刚返校的黄河科技大学上万名师生中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关键时刻,他们的好同学、好同窗曹阳同学奋不顾身地跳进滚滚淮河之中,连救两人后,献出了他年轻的生命。而就在离去前,6月底放暑假后,他还留在学校,一边利用假期打工——在校园里拔草,每天有15元的收入,一边看书学习。就是这样一位人穷志不穷、为自己的未来精雕细琢的人,在面临生与死选择时,毅然舍生取义。曹阳生前曾递交过入党电请书,是入党积极分子,学校决定追认他为“共产党员”,授予他“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称号,共青团河南省委追认曹阳为″优秀共青团员″、河南省教育厅追认曹阳为″优秀大学生″的称号。一个生命的符号意义,最有价值的是启迪。黄河科技学院洋溢着的与时俱进的追求,将校园与社会、个人与民族、集体与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学生的健康人生、亮丽人生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最有价值最有生命力的文化营养素。

    时光流逝,一切都会过去,留下的只有文化。世界名校大都有着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文化渊源深厚,以老而名,以久而名。这一点犹如酿酒,愈老愈醇,历久弥香。当黄河科技学院以纯正的文化基因奠基之时,当它以蓬勃的文化生命前进之时,巍巍高峰已在眼前。

    经过多年的培育,黄科大如今已形成了独有的一种优良校风,全体师生自信、豪爽、淳朴、向上,校园氛围之中透出一股英气,一团和气,还飘溢着女校长所特有的柔情爱意,在证实着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那句名言:“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学生。”

    一路风雨一路歌,拥怀着22年办学历史沉淀的渊深学蕴,如今的黄科院正如这5月的阳光,激情而奔放,在世界文化之流中磅礴而行。

    

 我要留言: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留言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