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6年6月5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阅读周刊
《解密》《暗算》《一只绣花鞋》的热销与热播引发“红色悬疑热”
“红色悬疑读物”为什么这么红
2006-06-05 05:05:41
本报记者 文静
    如果说《亮剑》代表了2005年长篇作品改编成电视剧的一大热门,那么根据四川作家麦家的长篇作品《暗算》改编的讲述我国“特情人员”生活的电视剧《暗算》,很可能成为2006年的标志性剧目。据了解,该剧以14%的高收视率有望成为上半年北京电视台的收视冠军。

    近年,随着《无悔追踪》、《一只绣花鞋》等长篇作品改编电视剧的热播,荧屏出现一股“红色悬疑热”。这股热潮反过来让读者再次瞩目中国青年出版社和世界知识出版社分别于2002年和2003年推出的麦家《解密》和《暗算》,大众文艺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的张宝瑞的长篇作品《一只绣花鞋》在销售上也沾了同名电视剧不少的光。

    “红色悬疑读物”为什么这么红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认为,“红色悬疑读物”之所以形成热潮,与“反特”题材作品具有惊险、引人入胜的特点不可分,也和中国读者的革命情结有关。上世纪70年代以前出生的读者,至今对《羊城暗哨》、《秘密图纸》等“反特”作品还留有深刻印象。近期走红的“反特”作品,正好能唤起读者的怀旧情绪。

    《暗算》一书的作者麦家认为,我国目前的电视剧在塑造英雄方面以“高、大、全”为多。但是,各种英雄都要讲究其生活的环境,我国“特情人员”就是在特殊环境下工作的、具有高智商的知识分子。选择这样的英雄来满足受众的英雄主义情结,是“反特”作品胜出的关键。

    市场化运作是“红色悬疑读物”走红一个重要因素。记者了解到,许多出版社纷纷形成出版、影视一条龙系列链条。作家出版集团近来成立了巨帆影视公司,刚刚推出由张平的长篇小说改编的29集同名电视剧《国家干部》。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张胜友认为,“红色悬疑热”背后的深层原因,要归功于原创作品,即,悬疑原创小说是悬疑电视剧的重要基础。“没有好的小说,就没有好的电视剧”。他认为,从广义上说,电视剧是文学创作的衍生物;反之,电视剧也为小说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历史上,中外悬疑小说不乏佳作。如我国的《拍案惊奇》、外国的《希区柯克悬念故事集》、《福尔摩斯探案集》等作品充满神秘的情节、扣人的悬念、诡异的气氛、恐怖的场景,让人读后欲罢不能。

    《一只绣花鞋》的作者、新华出版社总编辑张宝瑞说:“‘文革’时期悬疑惊悚小说曾是主流,这几年又开始冒头,还没有形成真正的气候,但悬疑小说的高潮会出现,大师级的人物也会出现。根据我的《一只绣花鞋》改编的电视剧《梅花档案》一度居全国电视剧收视率首位,这说明另类文学潜力很大。”

    “红色悬疑读物”的三类热捧者

    那么,“红色悬疑读物”的热捧者究竟是哪些人呢?有业内人士分析,这类作品的读者构成主要有三类人:一是学生,对这一类作品津津乐道,甚至能找出其中的逻辑破绽;其二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劳动者,靠这类作品打发时间;三是公司职员,以白领为主,他们往往是主动地去寻找这类作品。

    张宝瑞认为,现在的读者对悬疑文学更感兴趣是因为,整个社会在社会转型之后越来越强调个体劳动、强调对个人的考核,需要借助悬疑文学缓解日益增大的个人压力。“悬疑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纯文学与大众文艺最好的结合。它可以表现出文学的本质和小说的真相,所以受到精英和大众的双重欢迎。”陈晓明说。

    我国悬疑文学还在初创阶段

    陈晓明说,当下悬疑小说热更多的还是表现在数量的急剧增加,从内容形式看,有单一之嫌,真正高质量和有特点的作品不多。不可否认,在百余种悬疑小说中,领风骚的多为引进版。

    有专家表示,尽管国内目前出版的悬疑小说越来越多地把故事场景放到了城市中,放到了写字楼等地方,但无论是作品主题、构思、逻辑还是文字表达,普遍缺乏一流的驾驭能力。很多作品仅仅是给读者叙述了一个鬼怪故事,并没有氛围的营造和人物的刻画。科学背景知识的不足,更让作品一不小心就滑向玄幻灵怪,指向虚无。

    张宝瑞表示,悬疑文学目前在中国还只是初创阶段。麦家同样认为,悬疑小说写作在我国发展得很不成功。“我们的生活方式比较死板,不适宜悬疑小说成长,作者就不容易写出优秀的悬疑小说。”

    另据了解,目前专门从事悬疑小说创作的作家非常少。“撰写优秀悬疑作品的难度非常大,需要作者超强的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悬疑小说就像魔方一样,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只有机关重重,才能让读者叹服。同时,悬疑小说的创作不能急于求成,需要作者严密的思维和精确的推理计算,比如《解密》花费了近10年的时间才创作完成。”麦家现身说法。

    悬疑小说出版有三大问题

    尽管优秀的国产悬疑小说作品并不多,但悬疑文学市场却日益走俏。

    陈晓明分析了出版界在悬疑小说出版上存在的问题。一是模仿痕迹重,一部作品在市场上受欢迎,立马有从构思立意、到情节书名都很类似的作品跟进。

    二是出版社和作者的自我重复。出版社打响了某一部作品,又继续自我克隆,这种浮躁的心态和短视的功利行为也导致好作品难以为继,好作者较早衰竭。

    三是作品多停留在为悬疑而悬疑、为恐怖而恐怖的阶段,缺乏更广的历史视野、现实表现和人性的揭示,向文学的纵深开掘不够。

    从总体上看,国内原创悬疑作品还是缺乏这种内在的支撑。“因此,我们的作者、出版人还是应该沉下心来细细打造精品力作,而不是满足于一时的热闹以及眼前的利益。”陈晓明说。

    

 我要留言: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留言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