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6年6月14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摄影
照片可以代表嘴巴,告诉外边人我们眼睛看到的
稻农镜头里的稻农(图)
2006-06-14 03:02:13
摄影/熊贵芝 黎明富 马美艳 白云仙 李自康 写文/梁辰
    

    6月7日,北京首都图书馆二层展厅,“稻农摄影师”熊贵芝身着民族服饰站在自己的作品前,被记者们重重包围,显得有些拘谨。这位来自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潘天阁乡的普米族妇女,从没想到有一天能来到首都北京,更不曾奢望自己的20幅摄影作品能悬挂在如此宽敞明亮的展厅内供人欣赏,但这一天终归与她不期而遇。

    当日,“稻米之路——5个稻农的镜头”巡回摄影展在京开幕,由熊贵芝与另外4名云南少数民族稻农拍摄的101幅作品赢得了业内外人士的肯定。绿色和平资深图片编辑约翰·诺维斯感叹:任何一个外来摄影师,无论他多么专业,或多么优秀,也不可能拍出这样的照片来。

    这是一些什么样的照片呢?5位从未接触过相机的稻农摄影师透过镜头看到了什么?田间劳作、刀耕火种、婚丧嫁娶、宗教仪式、玩耍的孩子、帮农的水牛……他们照的是自己的生活,他们也是风景的一部分。来自西双版纳景洪市勐海县爱尼族的黎明富说:“照片可以代表嘴巴,告诉外边人我们眼睛看到的”。

    因为置身其中,自然迸发出许多真切的感受,此时的照相已成为拍摄者抒发情感、传达观点的工具,而并非表面化的记录。熊贵芝捕捉了这样一幅画面:丈夫坐在家门口的石台上,叼着烟斗若有所思,背景是婆婆站在家门口,手拿竹簸箕神情凝重。她说,画面以外的地方她家的两头牛在吃草,“他们在想:怎样才能把牛喂得更好”。一直以来,牛不仅仅是犁田耙地减轻人们劳动强度的重要帮手,也是稻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那里许多家庭都有尝新米时第一碗要先给牛吃的习俗。

    画面里出现最多的是土地、稻谷和森林。虽然叫不出“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口号,农民却对自然赐予的土地和稻米怀有最深沉的热情,“春天种下去,秋天收回来,每粒米都要从自己的手、自己的肩上经过”。一个傣族村寨的“守护神”叭桑木底说:“森林是父亲,大地是母亲,田地间谷子至高无上。”在长期的水稻耕作实践中,原始的民间文化经过数千年的沉淀,逐步形成在歌谣、节令、习俗、耕技等方面具有地方特色的稻作文化,当然这是学者的总结。稻民们则用最淳朴的古歌唱颂着天地人的自然和谐:人们历尽辛苦,从天神那里找来最纯洁的稻子,用天神的金簸箕、金筛子筛选后,把稻谷带回来祭奠死者。

    在2004年“稻米之路——云南生态巡游”活动中,绿色和平组织工作人员把一些“立拍得”相机交给当地的农民,让他们随意拍些照片,最后由参与的农民与专业摄影师一起选出优胜者。

    这个活动最初只是一个游戏,当看到这些农民作品的独特魅力后,组织者才有了办摄影展的设想。这5位稻农就是当时活动的优胜者。他们用最简单的傻瓜相机完成了历时一年的拍摄,每人拍了100卷胶片。

    展览当日,一位记者激动地说:“通过这些照片,我看到了原生态的农村和农民。”那么,流通于大众传播过程中的照片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传递着所谓的“真实”呢?

    自从19世纪40年代诞生以来,摄影一直笼罩在神秘的气氛中,英国评论家伊安·杰夫里把摄影比作“一种很难把握的结合物”。它的结果是人工作品,但另一方面,这些作品又是“自然地”产生的。但随着人们对摄影的认识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照片不仅是那一事物,同时还是个体所看到的事物的明证,不仅仅是一个记录,同时还是对世界的一种评判”——照片毫无绝对真实可言。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历了严重的“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农业安全局(FSA)聘请了当时一些优秀的摄影师在全国范围内记录农民的困境,后来又扩展到记录城乡日常生活。FSA的摄影师们前后拍摄的照片达27万张,这些照片构成了大萧条时期美国社会的真实档案。但美国评论家苏珊·桑塔格却这样分析FSA的摄影活动:“即使摄影师们最关心的是镜子般地反映现实,他们还是会被趣味及道德感的难以名状的规范所驱遣”。因而他们虽然“为其佃农拍摄了成打的正面照”,但依然要等到“被摄者脸上的表情确切地烘托了他们关于贫困、光线、尊严、结构、剥削以及几何学的见解”后才会心满意足。由此可见,无论自称多么公正客观的拍摄者,当他举起相机开始框取大千世界的一处景象时,就在对落入取景框的内容做主观的评判——选取什么、怎样呈现,这其中都蕴涵着拍摄者的价值判断。

    最初看到这些由稻农拍摄的照片时,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这些出自农民之手的照片,记录了当地农村和农民的“原生态”状况,而实际上它是经过掌握话语权的图片编辑们选择、加工(剪裁)和重新结构化的。不仅如此,对它“动过手脚”的还包括拍摄组织者——是他们从500卷底片中选出了101张供我们选择。如果再往前推,5位稻民对瞬间的选取也并非完全“真实”——而分别是“熊贵芝的真实”、“黎明富的真实”……虽然他们还不能像成熟的摄影家那样,很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东西,知道如何去表达,但毕竟对瞬间的把握是经过主观选择的,而这又与他们各自的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认识水平等因素有关。

    经过层层选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组照片,大都还是那些田园牧歌般的甜美风景、被他者关注着的民俗或伪民俗景观,但那里的农村、农民、农业,即“三农”问题的真实状况如何呢?如果不是作秀,初次被别人暂时赋予了影像话语权的“稻农摄影师”们到底在何种程度上能够展示自己的现实状态呢?

    

    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嘎洒镇,一位稻农正在插秧。当地秀美的田园风光,受到许多摄影爱好者的追捧。但很少有人知道,稻田劳作有多辛苦。“一亩稻田的收入,只相当于摄影师们几幅照片的稿酬。”照片的拍摄者白云仙,一位年仅21岁的傣族姑娘,是5位摄影师里年龄最小的。

    

    6月7日,熊贵芝(中)在北京向观众讲述自己的拍摄经历。梁辰摄

    

    浇菜的妇女

    

    卖菜所得

    

    年轻人的时尚婚礼

    

    拔河比赛

    

    哈尼族的传统葬礼

    

    卖菜妇女用上了手机

    

    背着小孩的男人

    

    一边收割水稻一边抽着烟斗的女人

    

    饮牛的老人

    

    背着鳝鱼篓的农妇

    

 我要留言: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留言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