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6年7月12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冰点探索
影音书画
伴雁南飞
2006-07-12
本报记者 周欣宇
    

    推土机的轰鸣声打破了森林沼泽的宁静,覆巢之下,一窝幸存的雁蛋被艾美兜回了家。13岁的艾美,像这些还没出壳的小雁一样,刚刚失去了妈妈。当一群湿漉漉的黄绒球破壳而出,用黑豆般的眼睛盯着她看的那个瞬间,艾美成了小雁的妈妈。

    小雁围着艾美转,跟着她在田野里奔跑,歪歪斜斜扑腾着学飞,在这些小雁身上,艾美重新找到了快乐。

    然而野雁是迁徙的鸟类,迁徙是它们生存的需要。对于从小就失去了父母的小雁们,谁带领它们飞翔?谁又为它们指引迁徙的路线呢?

    幸好艾美的爸爸是一位发明家,热衷飞行。他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用轻型飞机训练雁群并带领它们南迁。野雁从小只认艾美,不愿追随爸爸,于是,当父亲的只好再造一架轻型飞机,先教女儿飞行,再让女儿引导野雁南飞。

    《伴你高飞》(又名《返家十万里》)是一部1996年拍摄的电影。影片中的故事是以一个名叫比尔·李斯曼的人的真实生活经历为蓝本的。他是一个加拿大发明家、画家和轻型飞行器狂热爱好者。在20世纪80年代末,他发现随着栖息地被破坏,许多鸟类依靠迁徙求生的本能已经逐渐消失。他想:如果能够带领鸟儿一起飞行,也许就能指引它们移栖到安全的地方。

    1993年,经过几年的训练和准备,李斯曼成功带领一群野雁由加拿大的安大略湖飞到美国的弗吉尼亚过冬。转年,这次迁徙的16只野雁有13只完全靠自己回到了安大略湖。这个计划被称为“帮助迁徙运动”。随着这次成功,李斯曼开始转向救助濒危水禽,绝大部分是鸣鹤。直到现在,李斯曼仍在继续着一年一度带领水鸟迁徙的飞行。

    当艾美驾驶着飞机冲上蓝天,一群大雁紧随其后的时候,那景象可想而知有多么美妙。

    躲过了猎人的枪口,穿过了城市高耸的水泥丛林,避开了密集的高压线塔,野雁们离新的栖息地越来越近了。而它们的目的地,人们正在和开发商进行着最后的较量。按照规定,在一个限定的日期前如果没有雁群来到,那块湿地就要被开发。而此时已是最后一天的黄昏,环境保护者用自己的身体阻止了开发商的推土机,而艾美也终于在日落前带着雁群赶到,使雁群的栖息地得以保留。艾美和爸爸在这次带雁南飞的过程中也找回了失落九年的父女亲情。

    这真是一部童话般的人鸟传奇。大雁竟然向人类学习飞翔,父亲和女儿要通过大雁来完成亲情的沟通,一场环境与开发的对峙更是靠一个小女孩的壮举才终告平息。返家十万里,是人帮助鸟的一次仁爱之旅,也是鸟启迪人思考的一次心灵导航。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清澈美好的影片,没有悬念,没有“包袱”,甚至从一开始就可以预见到令人欣慰的结局。然而在现实中,情况往往比影片要残酷。

    几年前的一次采访,我目睹了另一片鸟类栖息地的消失。黑龙江省龙江县的“哈拉海”,我们到时一家公司正动用一排排推土机在进行开发。当地人说,哈拉海原本是鸟类和鱼类的天堂,丹顶鹤自由出没从不怕人。当地人多少年都是摇着小船唱着船歌,在芦苇荡中穿来穿去……随着推土机的到来,这一切永远地消逝了。

    在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的两难困境中,影片中的艾美用爱的壮举保住了湿地,而现实中的结局,似乎更多是另一种可能。当越来越多的湿地被开发,环境被变成了GDP。失去家园的鸟儿们,谁能领你们远走高飞呢?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