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6年7月18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青年企业家周刊
一美元象征性年薪在国内行得通吗
2006-07-18
本报记者 郭永刚
    据外电报道,苹果公司CEO史蒂夫·乔布斯本月初拒绝了作为迪斯尼股东而应该获得的6.5万美元年薪,免费担任迪斯尼董事。

    今年5月,迪斯尼收购了皮克斯(Pixar)工作室。同时还是皮克斯工作室董事会主席兼CEO的乔布斯,获得了1.38亿股迪斯尼股票,成了迪斯尼最大个人股东,其所持股票价值39亿美元。

    不管是在苹果公司还是在皮克斯,乔布斯一直赞成公司高管只拿象征性年薪的政策。从1998年起,这位苹果公司CEO就一直只拿象征性的1美元年薪。他也是最早开始拿1美元年薪的企业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继承说,尽管1美元象征性年薪在国外并不鲜见,但在国内公司高管中实施基本不可能。

    王继承分析,虽然乔布斯只拿象征性的1美元年薪,但他可以获得苹果公司的股票期权。他2003年所获赠的1000万股限制性股票,现在已经可以完全兑现。由于苹果公司股价持续上扬,他的净资产肯定会大幅攀升。

    乔布斯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报酬,比如,2001年,苹果公司还曾授予乔布斯一架价值4350万美元的喷气式飞机。

    有专家说,企业家只象征性的拿1美元年薪,通常是因为公司经营遇到了困难,企业家收入主要来自股票期权。公司业绩好了,股价涨了,企业家的收入也可以多一些。反之,企业家一年只能赚1美元。

    1美元年薪几乎成了公司翻身的代名词,多数情况下还真的起了作用。上世纪90年代后期,苹果公司很不景气。但自从乔布斯宣布每年只拿1美元年薪后,公司就不断创造奇迹。

    谷歌(Google)公司的高管也是靠1美元年薪,打败了当年的网络霸主雅虎(Yahoo)。谷歌公司CEO埃里克·施密特以及两位创始人——联合总裁拉里·佩奇和塞吉·布林三位高管,从2004年第二季度要求将年薪降低到1美元,之后谷歌就开始创造互联网新的奇迹。现在谷歌在互联网搜索市场的占有率已经是雅虎的两倍,其间接市场占有率超过了80%,而且还在增长。

    雅虎也试图通过激励措施重新夺回搜索市场的霸主地位。今年6月2日,美国雅虎公司宣布,为了把高层利益与公司股价及业绩紧密联系起来,该公司将把其董事长兼CEO特里·塞梅尔的年薪降至1美元,未来3年都将如此。

    美国思科公司CEO约翰·钱伯斯在2004年以前也曾拿了3年的1美元年薪。钱伯斯被业界认为是最擅长使企业渡过难关的CEO。他让思科成为全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还在思科销售额锐减18%、股价下跌90%、裁员8500人后,再次带领思科走出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阴影。

    王继承认为,1美元象征性年薪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方面,公司经营不景气需要削减成本或裁员时,如果公司高管带头只拿1美元象征性年薪,改革的阻力就会小得多;另一方面,在1美元年薪的绩效考核规则下,管理层已经把自己的利益、命运和公司连在了一起,使得高管和普通员工一样为公司的明天努力,以此来激励员工。

    有网友发表评论说,“中国企业老总连作秀的机会都不愿意争取”。无论是机关还是企业,多数人都把薪水看得十分重要,中国的很多老板把拿到更高的年薪视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还有网友说,中国的大企业多是国企,董事长、高管本人并不占有多大股份,他们实际上只是国资委和政府的经理人。如果这些高管只拿象征性年薪,又没有股权分红,那他们只有去搞小金库了。

    “能够而且敢于拿1美元年薪的企业高管,都是有一定家底的。”亚太总裁协会副会长郑雄伟解释,虽然一家企业通常会给这样的高管一定数量的股票期权,但有些期权不能变现,而只靠象征性年薪生活又很不现实。

    “马斯洛理论确实说得很好。”王继承说,拿象征性年薪的企业高管,追求更多的是自我实现,在工作中证明自己的能力。据介绍,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足之后,才会出现高一级的需要。

    “现代集团没有实行象征性年薪。”现代联合控股集团董事长章鹏飞告诉记者,中西文化背景不同,象征性年薪不适合在中国推广。他说,国内企业高管更喜欢有个确切的薪金收入,先把钱拿到手再说。至于股票期权这种充满变数的收入,等以后看经营情况再说吧。

    王继承也认为,目前国内企业大部分高管工作是为了谋生,根本不可能要求他们拿象征性年薪,“瑞典人一年里工作3个月,剩下的9个月都可以去旅游。而中国企业高管工作3个月,也可以去旅游3个月,但剩下半年可能就没钱花了”。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