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6年7月21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青年话题
当校规中使用最多的词汇是“严禁”
2006-07-21
马国川
    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一位中国校长感叹,“西南联大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培养出了大思想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中国50多年的高等教育培养了这么多学生,为什么一个也没有?”大连海事大学校长王祖温说,“我很悲观”。(《中国青年报》7月19日)

    西南联大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培养出众多人才,而中国50多年的高等教育培养不出一个大思想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原因当然很复杂,很难从一个方面说清。笔者在阅读当年西南联大学生的回忆文章时,印象最深的是当年西南联大学生的自由,如汪曾祺先生就描写学生在课堂上与名教授互相辩论的情形,今天的学生有这样的自由吗?

    据对北京13所高校的一项调查显示,高校的《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缺乏校内的具体规定,高校《学生宿舍(公寓)管理规定》中最多的词汇是:学生“要、应该、必须、服从、严格遵守、不得、不准、严禁、不允许、禁止”等(《人民日报》1月19日)。由此可见,在高校的各种规定当中,规定学生应当享有的自由和权利的条款,少之又少。在许多学校的实际行动中,不论是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还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学生依旧被视为教育和管理的对象,是被塑造和加工的客体,而非教育或管理行为的主体。例如,前不久,集美大学航海职业教育学院发出通知,要求有电脑的同学统一把电脑搬入一个房间,这显然是对学生自由权的一种剥夺。

    实际上,类似的大学校规还有很多。时代在进步,大学生的自由意识越来越强烈,而校园却依然延续着老套的管理模式,有人将高校的这种做法称为“幼稚园大学”的办学思路:在生活上,高校采取拿着鞭子“看着走”的方式;在课业上,采取用鞭子“赶着走”的态度。从根本上说,“幼稚园大学”源于高校落后的管理思想。有多少大学在制定校规时,曾经考虑过认真听取作为管理对象的大学生的意见?

    西南联大之所以能够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培养出众多人才,与学生享有充分的自由有直接关系。因为自由精神,是创造的酵母,没有自由何来创造?当然,当年西南联大学生的自由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我们不能照搬,但是今天的大学应该学习和借鉴西南联大尊重学生自由的传统,抛弃“幼稚园大学”的管理模式。假如大学生仍然被视为教育或管理的对象,培养大思想家和诺奖获得者的期待,恐怕永远只能是海市蜃楼。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