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寯(1900~1983)字伯潜,辽宁沈阳人,建筑师、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与吕彦直、梁思成、刘敦祯、杨廷宝合称“建筑五宗师”。 童先生家中那间靠南的书房,对他的弟子来说,意味着每个周二、周四的“难熬的下午”。 先生的面孔,通常板着,嘴角紧抿,一言不发。在茶杯盖厚度的镜片后面,凝视弟子的眼神显得严厉。只要弟子的英文作业——《古文观止》英译不合要求,或是问出“不符合建筑系研究生水准”的问题,便会遭来一顿斥责。 20多年后,他的弟子方拥,已从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前身)建筑系一年级研究生变为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教授。然而他向记者谈起童寯时,第一句话是:“我很怕童先生。” 从流传于世的童寯照片来看,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出方拥所描述的样子:无论是他25岁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留学,穿着西装,戴着硕士帽;还是40多岁时在中央大学任教,穿着中山装,留着平头;又或是81岁时,身着蓝色布衣,有点谢顶……衣着可以改变,面孔可以苍老,但相同的,是板着的脸,紧抿的嘴角,和透过镜片凝视的严厉眼神。 不仅是学生,建筑系的教授们也都领教过童先生的严厉。童寯对建筑制图要求极严,一旦不合规范,他便一言不发,拿起6B铅笔,在正式图纸上直接涂改。方拥曾亲见,一名50多岁的教授,因为论文不够严谨,被童寯斥责得痛哭流涕。 童寯待己更是严格。直至80高龄,他依然坚持每天步行半小时到图书馆看书,风雨无阻。他总是拎一个多年未换的黑色布袋,袋中除了书,就是从用过的笔记簿纸边裁下的纸条,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笔记。学生私下里称他为“活动图书馆”,因为,“即便是书本上查不到的问题,只要去问童先生,就一定会有答案。” 学校看童寯步行辛苦,提出为他安排汽车接送,却被一口回绝,理由是:“汽油宝贵,不要浪费在我身上。” 校方无奈,又为他购置一辆三轮车。童寯更为生气,怒道:“我最看不惯别人哈腰卖力气,自己坐在车上!”校方坚持,童寯最后应允,但提出条件:须由自己的儿子——50多岁的大学教授蹬车。 于是,在南京工学院的校园里便出现了这样的风景:头发花白戴着眼镜的童教授,吃力地蹬着三轮车,另一童教授坐在车上,一言不发,面色如常。目睹此景的一位校领导不禁叹道:“如此不近人情,实为世间少见。” 这位校领导或许不知,童寯之“不近人情”,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有“定论”。其时,建筑师地位极高,建筑商送礼成风,一则为表尊敬,也为的是能让建筑师在设计上减少用料,降低成本。但这个业内不成文的行规,到童寯那里就成了例外。他不但不收礼,反而“吓唬”来人:如再送礼,今后还要加大用料。 有建筑商见童寯当面不收,便将礼物放在门口,按一下电铃,撒腿就跑。每逢此时,童寯都气得“面色铁青,拎着礼物去,直接摔还”。于是,在建筑圈子里,童寯便有了“憨大”的绰号。 但方拥说,其实,童先生也有着鲜为人知的温情一面。童寯的家,是抗战胜利后他亲自为妻子设计的。但不幸妻子早逝,他终生未再娶。妻子生前房间摆设,一桌一椅,未动分毫,如她仍在人世。一直到30多年后,童寯逝世,家中的房产证上写的依然是妻子的名字。 现已出国的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刘光华,在与友人通信中谈及一事:“文革”期间,他被日夜批斗,已起自杀之心。有一天批斗会结束后,他上厕所,神情恍惚之中,童寯突然出现,看看左右无人,便凑上来小声说:“可千万要顶住啊。” 时隔40多年后,刘光华依然记得童当时的神情和那句话:“此时人人自危,还有人落井下石。惟有童先生那一句话,对我来说不仅是救生圈,还给了我抗争的力量。是童先生救了我的命。” 而童寯说过的另一句话,也影响了方拥一生。那是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学生上的头一堂课,童寯告诫这些未来的建筑师们:“一个好的建筑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知识分子。有独立的思想,有严谨的学风,有正直的人品,才会有合格的建筑设计。” 在方拥看来,这话绝非虚言,因为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先生的举手投足间,透出的是一个建筑师沉甸甸的良心。”但方拥也在疑惑:当老一辈建筑师们一个个逝去,“这种重量,今日还能剩下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