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6年8月7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文化周刊
人物
范竞马:只有中国还在新建音乐厅
2006-08-07
实习生 朱小雯 本报记者 张彦武
    

    范竞马穿着红格子短袖衬衫、灰色短裤、黑色沙滩凉鞋,戴一副黑红相间的眼镜,皮肤黝黑,两鬓白发依稀,背着大大的“IPack”双肩背包,踏进北京“老故事”餐吧,俨然一个活力十足的背包旅行族。

    范竞马将随身携带的纯黑大屏幕“ipod”播放器放在餐桌上,笑声爽朗痛快,用家乡话和同为四川人的记者打招呼,一餐吃毕用手把剩在盘里的金枪鱼沙拉拨到叉子上。听他说话会觉得他“声音很好”。之前记者给他打电话,彩铃是古典交响曲片段;席间他的手机响了两次,“唱”起悠长的咏叹调。

    范竞马是唱美声的,男高音。

    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说他是“近10年来欧洲罕见的男高音”,外国媒体喜欢把他和帕瓦罗蒂扯到一起,说他们“有同样迷人的歌喉”。而他拿下“卡地夫世界声乐比赛”等几个国际重要声乐比赛的第一、二名,也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

    1988年,范竞马出国后,15年中辗转罗马、纽约等地,在最初尝尽生活的贫苦和极度的孤独后,成为多年活跃在欧美歌剧舞台上的男高音歌唱家。

    现在范竞马回来了,并带来他的演唱合辑,4张CD是对他从录第一盘磁带至今“20年的总结和回顾”。这个为了唱歌而学会了5国语言的人,不满意现在所有的歌词翻译版本,坚持自己翻译专辑里的所有歌词。原文和中文的音节数能字字对上,并且尊重原意。范竞马说:“这很难,但方便发烧友哼唱,对学生练习演唱更有益。音乐与歌词总是一体的。”

    范竞马长期在国外生活和演出,回国后遇到一些“奇怪”的事。在他2003年年底举行的北京独唱音乐会前,地铁里贴满了宣传海报,“地铁门一开就是我的大头”,这对范竞马来说挺新鲜:“国外从来没有这样的,他们的古典音乐市场是个很好的系统,不用这样炒作。”

    而那场独唱音乐会成功之后,更“奇怪”的事出现了。2003年圣诞前夕,“一位很有风度的女士”找到他下榻的饭店,而女士还带着两个一米九以上的彪形大汉,还一定要在当天晚上12点以前签约,“这算什么,不是威胁吗?”最后在叫警察的警告无效之后,身体强壮的范竞马把3人“从房门塞了出去”。

    在国外时,范竞马从来不需要面对这些人和事,专业的经纪人会帮他联系好演出合作的一切事宜。“国外经纪人必须要有专业的律师文凭,他们熟悉艺术市场,了解歌剧院的情况和需求。他们给我的单子除了剧目、角色、报酬,还有歌剧院的情况、行程安排、费用、下榻酒店等等,我只要说yesorno就好了,他们尊重艺术家的选择。交易我都不参与,只需好好准备剧目,特别能专心创作和演唱。”范竞马觉得内地经纪人市场正在向国外学习,“有进步但不规范,特别是古典音乐市场还是空白,因为没有歌剧院常年上演剧目,没有需求。”

    现在范竞马在国内找到了贴心的代理人和助理帮他处理一些事务。范竞马觉得他们比国外的经纪人多一些东方的温情和细心:“我演出前习惯吃一个青苹果,他们每次都替我准备好,让我觉得很安心、很温馨,觉得不像在国外一个人孤军奋战。”

    “中国是唯一一个还在建音乐厅和歌剧院的地方。”当然对这一点范竞马更感到惊喜。他曾在法国的一个歌剧院演出,而3年后他发现那里已经改建成迪斯科厅了,想起那场演出后八九十岁的老观众一个个跟他握手,范竞马就很难过,“他们死了之后,谁还来听古典音乐?”没想到回国后“发现观众的年龄层哗的一下就降下来了,发烧友们都很年轻,烧得不轻”。他希望更多的年轻人不要以为古典音乐神秘高深,听不懂,“不妨听听,之前不要去了解,不要管是谁的第几乐章,当你被感动,感到慰藉,或引起思考,或者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你就听懂了。”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