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6年8月15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特刊第一期
典范人物
刘新海:个人努力+大赛机遇=全新的人生
2006-08-15
本报记者 韩俊杰
    1993年,21岁的刘新海从技校毕业开始做实习焊工。那时候的他以为自己这一辈子不会与大学有缘了。2005年,已过了而立之年的刘新海居然成了西安交通大学焊接研究所的一名大学生,因为他在2005年举行的首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了焊工第一名,上大学是公司给他的奖励。

    刘新海知道,从大学里出来之后,他面临的将是一个全新的人生。这一切不仅源于他自己的执著努力和对焊工工作“绣花”一样的细心,也源于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为他这样的青年技术工人提供了改变职业生涯的机遇。

    刘新海的父亲是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技工学校的一名电焊实习老师。闪闪的电弧光从小就让刘新海着迷。1989年,刘新海考入公司技工学校学焊接,毕业时,他拥有了平板和活动管子两个工位的操作证,成了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的工人。

    “焊工是门操作技术难度极大的工种,会干容易,干好难。”刘新海说,“要成为一名好焊工,最重要的是勤学苦练。”

    1993年,刘新海被分到新疆的吐哈项目实习。工余时间他想领焊条进行练习,但是由于焊条紧缺,领新焊条练习根本不可能。刘新海急得焦头烂额,就四处寻找废弃的焊条头进行练习。听说队里的老焊工梅师傅有绝活,刘新海就登门拜师。不料梅师傅对“学生娃”有偏见,怕带不好会坏了自己的声誉,拒绝了。可是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梅师傅发现刘新海踏实、能干、肯吃苦,就又主动收了他做徒弟。

    师傅的指导加上自己的苦练,短短3个月,刘新海就独立上岗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5年,在山东威海球罐项目的施工中,刘新海连续三台1000立方米球罐焊接合格率达100%,创下球罐公司焊接史上高质量的奇迹。

    1996年上半年,在天津项目的球罐焊接中,现场40多名焊工因为不能适应焊条,多次为保证焊接质量集体提出停工,项目部也多次开现场会研究解决方案,三次更换焊条。但是刘新海觉得,焊条的性能确实不好,但通过改变焊接操作方法,仍能控制好焊接质量。结果,等前两台球罐焊接完,经过超声波探伤处理和射线探伤,40多名焊工的合格率都比较低,惟独刘新海一人的焊接合格率是100%,让项目领导和同行老师傅们刮目相看。

    刘新海把自己的焊接操作要领毫无保留地讲给大家,和工友们一起来解决难题,项目部也把最困难的返工焊接任务也交给了刘新海。刘新海圆满完成了返修任务,后6台球罐的整体焊接工程合格率也提高到了99%以上。

    1998年,在新疆吐哈项目的前期施工中,管线焊接的质量达不到甲方和监理的质量要求,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公司紧急把刘新海从别的项目调到新疆。刘新海根据自己多年的施工经验和技术要求,制定了一套比国家规定的焊接质量还要严格的焊接技术措施,使焊接一次合格率达100%。结果,这种严格得像“绣花”一样的焊接方法,很快得到了甲方和监理的称赞,并因此帮助公司顺利接到了后续的800万元的工程。

    就是凭着“绣花”一样的耐心和执著,从1998年至今,刘新海连续7年未在施工中出现一条不合格焊道,探伤合格率始终保持在100%。而在多年的工作中,刘新海通过钻研攻关先后掌握了手工电弧焊、钨极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以及碳钢、不锈钢、耐热钢、结构钢等不同钢种的焊接方法,取得10多项焊接合格证。

    高超的技术和绣花一样的细心、执著,使刘新海的技术革新水到渠成。2002年,在苏丹国发电厂项目的施工中,刘新海提出3项技术革新措施,不仅能够提高工艺,而且可以降低成本,使焊接合格率达到100%。结果,三项措施全部得到项目部的采纳和推广使用,既提高了工程质量又缩短了工期,还降低了工程建设成本。

    拿起焊枪13年,刘新海吃的苦非常人可以想像。在新疆吐哈油田施工时,因为戈壁滩上雨水少,所以他们的临时住所都是草房。不想那年初夏却下了一场暴雨,一连许多天他们都裹着湿漉漉的被子睡觉;2002年在苏丹国发电厂项目的施工时,当地气温超过50℃。刘新海的皮肤多处晒伤,汗水流到伤口,痒痛难受,却不敢挠一下。因施工难度大,施工非他莫属。15个月后他回到家,连孩子都不认识他了。

    十几年努力练就的高超技术,让刘新海连获佳绩,从省里的冠军到集团公司的榜眼,一直拿到了全国比赛的状元。在2005年5月团中央举办的首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中,他一举夺得了焊工第一名,获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的“全国技术能手”称号以及团中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的“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05年9月,公司对刘新海给予了一项特殊的奖励:送他到西安交通大学焊接研究所学习一年,专攻电焊专业,“一名普通工人能够来到全国一流的大学学习,这个机会来之不易。但这,也将成为我向新目标冲刺的起点”。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