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6年9月6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经济
建行提薪事件再考媒体责任
专家:制造传播假新闻应受制裁
2006-09-06
本报记者 郭永刚
    

    最近几天,中国建设银行的宣传部门被“建行将大幅提薪30%”的消息搞得“焦头烂额”。

    昨天下午,建行新闻发言人专门就薪酬和激励机制问题答记者问。建行发言人说,这完全是一种误报。建行没有这样的计划,今后在正常情况下也不可能有这样的计划。

    该发言人说,今年以来,建行并未在员工薪酬方面制定新的政策和标准,全年员工成本预算增幅将与业务收入以及利润的增幅保持衔接。

    “希望那些误报建行新闻的媒体都发一个更正说明,要不然对媒体品牌也有不好的影响。”该行一位工作人员今天希望今后媒体再转载有关建行的新闻时,至少应先向建行核实一下。

    建行身陷提薪漩涡

    8月底开始,关于建行将大幅提高员工薪酬的消息传遍了整个网络,多家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报道。

    许多报道援引建行董事长郭树清的说法,建行员工薪酬即使按内地标准也是最低的,去年建行人均收入只有8.8万元,而交通银行人均是9.8万元,中国银行人均更达10.3万元,所以今年建行将大幅提高员工薪酬30%,另外还将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激励。

    该消息也引起了公众对建行的不满。有评论说,一边是涨幅近1/3的加薪,一边是率先食言加收(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服务费;一边是上半年纯利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近18%,一边是国家大手笔的“输血”剥离不良资产。你叫公众作何感想?

    记者注意到,几乎所有媒体关于此事报道的消息源均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篇报道。

    记者辗转联系到了该文的作者、《21世纪经济报道》驻香港的记者罗绮萍。罗小姐说,郭树清是8月25日在香港君悦酒店午饭时接受采访的。席间除了罗绮萍,还有中国证券报、国际金融报、财经杂志、香港信报、经济日报、南华早报、明报及FinanceAsia的记者。

    关于员工薪酬方面,郭树清是说提了3成。罗绮萍重听了一次录音后告诉记者,“我听漏了一句,他是说今年上半年较去年上半年提了3成,提薪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她在邮件中回复本报记者说,这样加上其他媒体的演绎,造成许多人对建行要再加薪三成的误解,“但我们的文章说的是2006年较2005年增长三成,是过去式不是未来时”。

    还有报道说,建行拟议实施的员工持股计划,会给员工无偿分配股票,最高会达到156亿元。

    “这种说法严重失实。”建行新闻发言人说,建行在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长期激励机制的过程中,提出管理层股票增值权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目前,具体方案已完成设计,正在履行内外部审批程序。由于这项计划是根据董事会确定的绩效考核条件分年度分期实施,第一年实际购买股票的具体数量还未最后确定,但肯定会远远低于某些媒体估算的数据。

    “我们有录音,消息出来后我们又听了好几遍。”建行工作人员今天说,他们并没有听到郭树清说会给员工无偿分配股票,最高会达到156亿元。

    “我重听了一次(录音),认股权那部分肯定没错的,(建行)董事会已通过了。”罗绮萍则告诉记者。

    双方都称自己“有录音”,目前本报记者尚无法得知有关认股权报道的真伪。

    假新闻亟需制裁

    转载其他媒体的报道,最后转成失实报道的情况有两种:一种就像对建行提薪消息的转载,消息源没有错误,但经过一些媒体的演绎,变成了失实报道;另一种则是消息源本来就是假新闻,经过媒体转载,就变成了谣言。

    前不久的“西瓜被注红药水”的报道,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据海南省农业厅、西瓜协会等部门初步统计,始于7月19日的“西瓜注药水”的谣言,给海南瓜农带来的损失约为3000万元。

    “应该谁转载谁负全责。”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全球新闻研究室主任董关鹏今天说。他所在的研究室主要研究、比较包括假新闻在内的各国新闻报道实务。

    他说,目前商业化背景下的中国媒体陷入了一个值得警惕的怪圈: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姑息、纵容记者转载甚至报道一些可能不真实的消息。经过一轮炒作后,媒体再出面向被炒作对象道歉。这样,媒体发行和广告上去了,记者的知名度提高了。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希光教授在多种场合表示,媒体的日趋商业化,争抢第一时间报道新闻,促使大量偏离新闻理念的坏新闻出现,即新闻不经过核实,出现不准确、不公正、猜测、低级趣味,这是一个好记者的大敌。

    董关鹏说,这样的媒体组织文化和社会背景,为制造并转载假新闻提供了温床。而这是以牺牲百姓知情权和记者职业操守为代价的。

    2000年英国一家媒体对社会上各种职业进行了排序,结果在人们最不信任的职业中,记者排名第一。

    “我现在都不看媒体新闻了,因为可以相信的报道变少了。”董关鹏说,有时候为了比较一篇报道的真实性,他得买几张报纸,对比着看。他说,再这样下去,中国的媒体和记者也可能成为老百姓最不信任的对象。

    他认为,在谣言出现的时候,主流媒体应及时站出来辟谣。但最重要的是,媒体行业协会等组织应尽快出台媒体自律措施。今后媒体自律组织应主动曝光造假者和传假者。监管部门也应出台措施,以经济手段制裁造假媒体,比如勒令造假媒体暂停发行一周,甚至吊销牌照。

    董关鹏说,在国外,一个人或者媒体制造或传播虚假新闻,就可能丧失在新闻行业从业的资格。虽然我国没有相关新闻法,完全堵住虚假新闻的源头还比较遥远,但也应尽快把制定相关的惩罚措施和有效监督机制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本报北京9月5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