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6年9月7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汽车周刊
走向自主的海马汽车
2006-09-07
本报记者 程远
    

    差点儿改写了中国汽车版图

    一汽海马在中国汽车界实在是个很独特的企业。市场上销售的“海南马自达”汽车,人们长期都以为是合资企业产品,实际上马自达在海马并没有资本投入。最近海马宣布要“自主”了,更换的商标不仔细对照看,还不觉得有多大差别。海马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它究竟又要走向何处?最近记者深入到企业内部,探得不少情况。

    海马的全称是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始建于1986年,是由购买一条冲压线起步的。当时菲律宾政局不稳,福特汽车想卖掉在菲律宾巴丹的冲压厂,海南政府觉得设备不错,就组建海南开发建设总公司代表省政府投资,花了900多万美元买进来,海南汽车制造厂宣告成立。

    设备进来后,就想能干点儿什么。先是为上海大众加工覆盖件,赚了第一桶金。1992年开始与马自达合作,成立“海南马自达”,生产6470旅行车,马自达和伊藤忠共同占有25%股份,海汽占75%。由于没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只能在岛内销售。传说一国家领导人曾经对海马说过两句话:一句说海马“捡了个扣子就想做成大衣”,意思是他们异想天开;第二句说“孩子既然生下来了总得给户口”。这后一句话并没有得到很好落实。

    1994年,国家批准由海南汽车厂和广东湛江三星,联合成立南方汽车公司,投资72亿元,建设6万辆MPV项目,由中汽总公司副总经理出任董事长,克莱斯勒被选作合作伙伴。马自达无奈退出,海南马自达公司也被注销了。

    当南方项目进展到相当程度时,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破裂,项目重新寻找合作伙伴。最后又选定与奔驰合作,原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德国签订了原则协议。

    既有公司总部及总装厂设置地之争,又有两地企业领导权力和责任划分的矛盾,南方MPV项目进展的十分艰难。由于时间的拖延,国家政策发生重大变化,进口设备不再免税,原先项目预算也就不够了。加之奔驰对中国市场信心不足,最后项目流产。这是令海南扼腕叹息的一件事,否则中国汽车产业的版图就要改写。

    作为支持广东赶超亚洲“四小龙”和特区发展的重大项目,南方MPV是国家继二汽神龙和一汽大众之后,批准的第三个大型汽车整车项目,并且明确表示“今后不再批准其他汽车项目”。如果这个项目如期建成,南方汽车将是与一汽、东风、上汽并列的中国汽车四大基地,可能不会有今天的广本等一批企业出现。由中央政府派出高级官员担任地方企业的董事长,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汽车业,也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南方项目流产,使海南汽车失掉了最宝贵的发展时机。

    峰回路转,海马事业如日中天

    南方项目实施以后,海南被许可少量组装生产汽车,一段时间还能维持生存,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由于没有合法产品,加之管理不善,人才流失,经营越来越困难,到1996年末,海南汽车厂账面资金只有800万元,而所负债务反倒有6亿元,面临倒闭危险。1997年初,景柱出任总经理。1984年重庆大学锻压专业毕业的他是海马最早的创业者之一。

    新班子上台第一件事是抓产品,首先对6470旅行车进行改造,提高性价比。但这只能是临时措施,企业长期应该怎么走,才是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他们想,如果能进入大集团,就会有好的发展前景。这时,一汽老领导耿昭杰也觉得海马的资产非常精良,两家一拍即合。

    当时海汽进入一汽的目的有三,第一希望得到生产目录,合法生产;第二希望得到一汽的产品支持;第三希望一汽有资金投入,使企业得到发展。1998年1月18日,海汽以资产整体划拨方式进入一汽,成立一汽海南汽车有限公司,是一汽全资子公司,随之耿昭杰退休。

    海马进入一汽后,除顺理成章地获得生产目录外,另外两个目的全都落空了,一汽既没有给海马任何新的产品,也没有注入任何资金。2000年以前,海马还是依靠原先的两个老产品维持生计,企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这时海马管理团队又想起了马自达,提出以技术合作方式重新合作,开发新产品。在一汽没有资金投入也不愿意担保的情况下,企业为了自救,海马员工集资成立“持股会”,并由省政府借款,开发出了模具,推出了普力马。后来持股会继续投资上福美来,并逐渐做大,演变成今天的海汽集团。

    2004年7月,海南汽车板块进行资产重组,成立了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一汽集团占49%的股份,海汽集团占49%的股份,海南省政府占2%的股份,一汽海马成为一家股份公司。一汽集团总经理竺延风任董事长,景柱任副董事长,秦全权出任总经理,一汽派员担任财务总监。

    2000年8月,海马与马自达签约,2001年5月18日普力马投放市场,生产准备不到10个月。普力马定位为小MPV,面对家庭,兼做商务。当时SMPV在国内市场上还是空白,马自达也不十分看好,所以合同对海马比较有利,自主权很大,连店面挂什么商标也可以自己选择。不料普力马投放后受到消费者的热烈追捧,市场定价23.8万元,实际常常要加价到25.8万元。

    普力马成功上市后,海马开始迅速发展,迅速走向了全国,马自达品牌也在中国变得知名起来,马自达公司开始关注中国市场。但MPV毕竟是一个小众车型,依靠它扩大企业规模,担负盈利重任,显然力不从心。紧接着海马又引进了福美来。这一次从签约到投产还不到8个月。2002年7月18日,福美来快速投放市场。

    从普力马到福美来,海马步入高速成长期。2001年到2005年,海马汽车的销售收入从3亿元增长到近100亿元,销量从1万辆上升到7.5万辆,税收从8000万元增加到16亿元,各项经营指标每年都是翻番上升,海马事业如日中天。

    走自主之路现在是水到渠成

    世界上的事情常常并非都能如自己的愿望发展,继马6拿到一汽生产之后,马3也拿到了长安,传说马2也已名花有主,马自达与海马合作是不是走到了天尽头?

    一汽海马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孙忠春对记者说,情况并不完全像外界传说的那样。如果海马接受马自达开出的条件,也可以继续以技术合作方式生产马5,但海马拒绝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海马是不想成为一个简单的生产车间,而是要选择全面切换成自主品牌的路子。

    2004年11月,一汽马自达销售公司成立,马自达期望能通过它掌管在中国所有品牌的销售。就马自达而言,这自然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长春、海南、重庆三地各有一个工厂为它制造产品。这个投入最大的环节它不用进入,只控制一头一尾采购与销售环节。没有市场风险,却可以获得最大的利润,马自达的算盘实在是太精了。

    孙忠春表示,他们希望和马自达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但这不代表海马不要自主。而且坚持自主和保持开放二者并不矛盾,并不是说走自主之路就必须放弃合作。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技术积累,海马现在走自主之路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实际上,在和马自达为期数年的合作过程中,海汽始终没有放弃过自主,2003年在生存状况非常良好的情况下,海马就确定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面巩固和加强与马自达的技术合作,一面投入资金开发自主产品。

    与马自达合作开始,海马就为自主留下了伏笔。按照合作协议,包括产品的国产化,商品性改进,品牌的使用等,海马都有权决定。销售权更始终牢牢掌握在海马手中,经销网络建设,产品定价,对经销商的政策,各种市场推广活动,以及供应商的选择,配件的质量认定,都由海马汽车自己做主。正是有这样一个背景,海马为后续的自主产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选择自主发展虽然不是一条平坦的路,但是海马充满了信心。他们认为,与国内自主品牌企业比较,海马具有技术、品牌、资金、团队、平台和体制六方面的优势。

    海马在技术上和马自达合作15年经历了从国产化到商品性改进。从在马自达的平台上的大改型,到完全自主开发一个产品的过程,获得了很多技术积累,包括数据库、标准和开发的流程。这种技术积累是其他企业所没有经历过的。和马自达合作,引进的福美来和普力马两个平台,技术含量较高。经马自达同意,在这两个平台上做改进可以挂自主品牌,还可以和国际先进公司合作做优化和升级。海马产品口碑一直不错,有最佳的人气,品牌的优势相当突出。

    海马经销网点布局合理,凝聚力强,从马自达品牌切换成自主品牌,很少有经销商掉队。海马汽车一直倡导供应商同步研发和模块化供应,一些自主型的产品就是供应商同步参与开发的。优秀的供应商团队和经销商团队,对海马的发展是强大的支撑力量。

    在资金方面,海马没有银行一分钱贷款,全部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双方股东有强大的融资平台,是海马后续产品开发投入的有力保证。

    孙忠春说,海马有两大追求,一是自主品牌,二是经济规模。海马希望在2010年能够实现产销30万辆。他说,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目标,包括产品开发、成本控制、人力资源、生产准备方方面面工作,都要上去。

    套用一句老台词,海马是“明知前路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