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6年9月18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要闻
戈壁滩上的怒吼
——记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之一
2006-09-18
本报记者 赵飞鹏
    

    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西线,有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一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将飞天的梦想描绘进土墙的壁画中。十几个世纪后,同一片沙漠的腹地,崛起一座现代化的综合性载人航天发射场。千年期盼,终于成真。

    战斗在载人航天发射场上的英雄发射部队——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组建于1959年,至今,他们已将40颗卫星、4艘无人飞船、2艘载人飞船及数百发火箭送入浩瀚的太空。

    烈焰喷射,撼天动地。随着戈壁滩上一次次胜利的怒吼,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展现在世界面前。发射测试站,这支身居大漠、神秘莫测的部队被人们评价为:责任千钧,功铸九天。

    争气之弹与扬眉之星

    国防科技和航天水平是一国综合国力的象征。1957年10月4日,苏联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4个月后,美国的第一颗卫星也发射成功。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号召: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不久,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王牌部队第二十兵团神秘消失了。这支威猛之师悄然回撤国内,征尘未洗,转道西行,奔赴茫茫戈壁——他们奉命建设我国第一个导弹综合靶场。

    创业艰难。发射测试站的官兵们白天扛水泥、搬砖头,晚上点油灯啃书本、画电路图。“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口号由此喊出。

    1960年8月,就在官兵们满怀希望试射第一枚苏制地地导弹前夕,某国政府突然撕毁两国协议,停止一切援助,撤走全部专家。刚刚起步的中国导弹航天事业顿时陷入困境。

    耸立在发射平台上的导弹成为一枚“争气之弹”。1960年9月10日,在外援专家撤走的第17天,火光惊雷中,发射站官兵用国产燃料成功发射了第一枚地地导弹。

    57天后,他们又成功地将我国第一枚自己制造的地地导弹送到了预定目标区。亲自主持导弹发射的聂荣臻元帅激动地说:“今天,在我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从此以后,我们有了自己的导弹!”

    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上空爆炸成功。蘑菇云的升起宣告了超级大国核垄断时代的结束。西方大国在惊恐之余又开始“预言”:原子弹是“弹”,导弹是“枪”。中国人有弹无枪,不足为惧。

    事实是对核威胁、核讹诈最有力的回击。1966年,发射测试站奉命执行原子弹、导弹结合发射试验。这是世界上首次在本国领土上进行的“两弹”结合试验。

    难度和风险都是空前的。为此,兰新铁路停运,西北航线关闭,几百公里内数万居民紧急疏散。距离导弹核武器发射场100多米的地下控制室内,只留下7名指挥员和技术骨干。

    10月27日凌晨,聂帅亲临地下控制室,与“七勇士”一一握手。9时整,乳白色的导弹竖立在发射台上。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导弹似巨龙腾飞,载着核弹头,向千里之外的罗布泊靶场飞去。不久,落区报告,核弹精确命中目标,成功实现核爆炸。

    “两弹”结合试验震惊了世界,这标志着中国具备了真正意义上的核威慑和核打击能力。

    1970年4月24日,发射测试站的官兵们又用长征一号三级火箭将东方红卫星顺利送入太空。从此,在祖先们仰望了几千年的河汉间,终于有了一颗属于中华民族的“扬眉之星”。

    “东方红”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空间探测技术拥有了良好的开端。

    加入“太空俱乐部”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1994年7月,载人航天发射场开工典礼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

    载人航天非比寻常,它需要世界一流的航天发射场、全新的发射模式。怎么建、采用什么模式,急需抉择。

    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航天发射一直采用分段组装、分段测试、分段转运的“三分段”模式,测试重复,试验周期长。

    从事测试发射的航天人创造性地提出了垂直组装、垂直转运、垂直测试和远距离测试发射的“三垂一远”试验模式。新的发射模式效益是直观的。垂直转运仅用两个小时便可完成,发射工位占用时间由10~15天缩短到3~4天,并具备了15天内连续发射的能力,对空间应急发射具有重大意义。

    1997年载人航天发射场竣工。这标志着我国航天发射测试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发射测试站官兵第二年就圆满完成火箭飞船合练任务,具备了组织实施发射飞船的能力。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一声惊雷震撼茫茫戈壁,新型运载火箭托举“神舟一号”飞船缓缓上升,直刺苍穹。21个多小时后,11月21日3时41分,神舟一号在内蒙古着陆场安然着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香港报纸11月22日评论说: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后太空俱乐部的第三名成员。这是中华民族自强史上的一件大事,值得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热烈庆祝。

    发射测试站的官兵不敢有丝毫松懈,任务接踵而来。

    随之,神舟二号发射成功!神舟三号安全返回!捷报频传!

    决不允许一丝差错

    航天发射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而发射测试站则处在最高风险点。

    发射测试站的官兵都明白,发射是以成败论英雄的,即使做好了99%的准备,若关键时刻出现一丝差错,仍可能前功尽弃、功败垂成。在载人航天发射场,随处可见“一丝不苟,万无一失”、“千方百计发现问题,千方百计解决问题,千方百计防止差错”这样的标语。

    2002年12月,载着神舟四号的长征二号F火箭,昂首矗立在发射塔架上。这是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技术要求最高、参试系统最全、难度最大的一次飞行试验。

    临射前,发射场遭遇了有史以来罕见的严寒,最低气温接近零下30摄氏度,超过低温发射条件近10摄氏度!发测站面临航天发射以来最严峻的考验——超低温发射。

    此时,神舟四号发射已进入“不可逆状态”,没有退路!

    发射指挥部决定对70多米高的船箭塔组合体采取加温保温措施。技术人员用阻燃保温材料,将火箭的关键部件裹得严严实实。官兵们像照顾刚出生的婴儿一样,连续4昼夜守护在发射架上。

    祸不单行。发射进入“90分钟准备”,操作手向指挥员紧急报告:“活动发射平台4根防风拉杆没有复位!”

    关键时刻,官兵们忙而不乱,反复开关放气阀。一个防风拉杆收回了,另外3个在严寒中依然纹丝不动。

    “采用‘反丝螺旋顶’法!”指挥员果断下令。凭着平时练就的真功夫,操作手终于把另外3个防风拉杆硬顶了回去,为顺利发射抢回了宝贵时间。

    神舟四号飞船终于在接近零下19摄氏度的恶劣环境中发射成功。

    2003年是世界航天发射史上的多事之秋。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爆炸,7名宇航员不幸殉职;5月4日,俄罗斯“联盟”号飞船返回时,出现故障,偏离预定着陆区域400多公里;8月22日,巴西阿尔坎塔拉发射基地火箭在发射台上爆炸,21人当场遇难。在国际航天事业屡遭挫折的形势下,发射测试站官兵们迎来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关键一战,只许成功,不能失败!

    发射测试站技术人员秉承“不下错一个口令,不做错一个动作,不漏掉一个数据,不放过一个异常现象”的原则对发射场5000多套设备、测试厂房8000多个插头、火箭系统1100多个对接点,逐一检查核对3遍以上。在发射前第三遍火箭总检查中,模拟飞行程序进行到158秒时,C3I系统收到的50多万个数据中,有一个反映火箭舱体内的温度参数突然跳变了一下,整个过程不到2秒。就是这样一个稍纵即逝的现象,被C3I系统的指挥沈爱华敏锐地捕捉到了。任务指挥部及时采取了处理措施。如果在火箭飞行中出现这个问题,会对逃逸判决产生影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高兴地说:“沈爱华同志立了大功!”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在震天的轰鸣中腾空而起,挣脱地球的引力,准确地将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终于成为现实。发射测试站的官兵们一片欢腾,泪如雨下。

    两年后的10月12日,在亿万人民的注目中,发射测试站的官兵又将乘坐神舟六号飞船的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送上太空,实现了载人航天工程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航天飞行的重大跨越。

    在不远的将来,我国还要建立太空站、实施探月计划,发射测试站的官兵们身负使命,责任重大。征途,才刚刚开始。

    本报北京9月17日电

    照片: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鸟瞰。海晗摄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