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6年9月20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冰点人物
钩沉
浦熙修:"天窗"记者
2006-09-20
本报记者 张伟
    

    浦熙修(1910~1970)江苏嘉定人,曾任《新民报》记者,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候补委员、《文汇报》副总编辑。

    如果没有做记者,浦熙修给人留下的印象会很单纯:她有两个小酒窝,面容娟秀美丽。这个在当时人眼里“温柔多情”的女子,弹琴画画俱佳,女红精湛。有人记叙了她的小女儿姿态:哪怕敌机轰炸,她躲进防空洞里,都在饶有兴味地教好友作针线活。

    女记者浦熙修的形象却判若两人。1946年,南京下关车站,国民党军警包围殴打民主党派人士,浦熙修前往现场采访。这名娇小女子,阴丹士林旗袍被撕破,丝袜被扯烂,鞋上沾满泥土。她的皮包、钢笔被抢走,头发也被扯得一缕缕地往下掉。然而,一看采访对象雷洁琼正在被人用酒瓶和木棍殴打,她“奋力扑到雷洁琼身上”,紧紧护住她,自己的一侧身子几乎被打烂,差点晕过去。

    为获取新闻,浦熙修“不择手段”,甚至以身试险。一次,国民党开会,作军事报告,不让记者参加。她竟疏通内部人员,自己躲进会议室屏风后面,暗中记录。

    后人评价,此时的浦熙修“不畏强权,不惧恶势”,表现的硬气,正与她纤纤弱女形象相映衬。面对苛刻的新闻管制,浦熙修绝不妥协,竭力抗争。一些新闻史研究者常津津乐道她的几次报道。1941,香港飞往重庆的最后一次航班,机票紧张,许多民主人士不能成行,而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的二小姐,却在这次航班上带来了大批箱笼和七八条洋狗。此事被浦熙修报道,引起一片哗然。

    1943年3月,孔家大小姐飞往美国结婚,随带的大量嫁衣不慎被水浸渍,又让财政部拨款重做。浦熙修动用春秋笔法,一面报道此事,一面在同一版面刊发新闻:女公务员们因生活困难向孔祥熙请愿要求增发平价米,遭到拒绝。

    当胆识碰到新闻管制,浦熙修成为著名的“天窗”记者,不难理解。当时有新闻审查制度,浦熙修许多文章,新闻官会对认为不妥的文字,随意删砍,而删后又不进行处理加工。因此,我们得以在她留传下来的新闻中,看到一处处“……”,也就是俗称的“开天窗”。一次,她短短一篇《中国需要民主》消息,竟然要开上3个“天窗”。

    她对当时一年一度的“国民参议会”的报道,也为后人追慕。浦熙修对参议会的报道,完全没有冗长的提案和发言,倒有许多现场的生动描述,是在“像流水而过”的议题中,捉到“微漪”。她记录各界代表对国务院长宋子文“阵势雄厚”的质询,记录“昏昏欲睡”之中忽然发起的对政府施政方针的质疑,镜头往往“颇有意味”,为半个多世纪前中国政坛民主风气,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记录。

    谁也未曾想过,这位优秀的“新闻”记者,后来却服从安排,专写“旧闻”,编辑《文史资料选辑》,一头扎进故纸堆里。女儿回忆,当时浦熙修“更爱读书和思考问题,烟也抽得更多”。她通读了《毛泽东选集》,反复阅读《实践论》、《矛盾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此前,她因为恋人罗隆基之累,被划为右派。面对着众口一词的指责、劝说,她“彻底垮下来”,积极自省,按照别人对她的说辞,一遍遍作检讨。不仅如此,面对曾经生死与共的男友,她言辞激烈地检举、批判,与之划清界限。

    这件事之后,“硬气”的浦熙修变得不愿多见人,话不多,活动圈子也小,见到熟人会“躲着走”。

    上世纪60年代,浦熙修遭受批判,亲人被迫离开身边,一个人住院,却得不到治疗。不再是记者的她,仿佛又回到了少女时,在最后时刻,她仔细叮嘱自己最后的穿戴:“里面是本白色绸衬衫,外套藏青色上衣,白领翻在外,下穿藏青色西裤。”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