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北京外国语大学六十五周年校庆
东北大学校长赫冀成:学术泡沫是量化出来的
2006-09-23

  我来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谈几点看法——

  第一个话题:培养造就创新人才应当是全社会的共识、责任和工程,而不仅仅是高校的任务。一般来说,本科生和研究生在走出校门的时候,还很难做出重要的创新性业绩,学校教育主要是培养。人才的成长需要在漫长的社会环境中经历“实践-学习-再实践”的过程,才能做出创新性业绩。所以社会实践更是造就人才的过程。就是说,除了大学教育之外,社会的政策、规定、条件甚至包括文化氛围,政治理念等等,这些我认为都是造就一个人才必不可少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的学校教育主要还是培养阶段,社会才是最终造就人才。

  培养创新人才,也不能违背教育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是重要的基础。大学教育是重要阶段。学术大师启功先生没上过大学,但家学甚好。这说明家庭的教育和影响也是重要的。此外,先天条件不能避讳,成千上万的“琴童”,并不都能成为像郎朗那样出色的钢琴家,所以要“因才施教”!

  第二点,不容置疑的是,高水平大学要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首要任务。那就要思考大学教育如何完善和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国已经进入大众化的高等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已达21%。也许我们还不能把所有进入大学的学生都培养成创新型人才。但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首先要把研究生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点对象。

  另外我想谈谈自己做校长的感受。教育教学体系(包括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等等)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至少应该有3个保障。

  第一个保障是必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借用中国的一句老话,“取其上得乎其中,取其中得乎其下”。总体来讲,目前我们的教学队伍还不能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师资队伍素质和水平的提高,政策导向很重要。比如我们常讲“量化考核”。只求“量”不求“质”,会导致学术浮躁。评价学术成果,水平更重要。爱因斯坦的5篇论文改变了世界。

  第二个保障是创新大学文化,包括人文精神和学术文化。人文精神不仅是一个大学的灵魂,更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科学家不仅要有创新意识,还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是最近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北京讲的一句话,科学不能当成晋升的阶梯,科学也不能成为牟利的工具。陈景润是在贫病交加的状况下进行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科技创新最重要的是浓厚的兴趣、巨大的热情、孜孜不倦的追求,以及甘于寂寞的精神。

  第三个保障是建设高水平的基地,现在所有的大学都实行了学院制。学校和学院还是管理层次。基层学术组织(研究所、实验室等)才是教师和研究生们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的基地。整个大学可以比喻成一个环境,真正在那里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的基层学术组织,才是人才成长的土壤。在一所大学内,发展常常是不平衡的。可是在那些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不仅完成了大量的高水平科技成果,拔尖优秀人才也大量涌现。这说明建设高水平教学科研基地是重要保障。

  原载《中国青年报》(J-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