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北京外国语大学六十五周年校庆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要以大学生为本
2006-09-23

  就业问题是高校永恒的主题。扩招并没有增加整个社会就业的难度,反而缩短了就业的时间。更多的学生上了大学,使就业结构发生了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对就业的要求提高了,因为人力资本的投入增加了;二是大学生的就业挤压了社会上其他的人才,使失业人数可能增加。水平高的大学的学生也开始挤压水平差的学校的大学生就业,现在质量低的高校就业率甚至只有20%多。水平高的学校的问题是如何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如何把高水平的学生输送到高水平的岗位上。所以这是一个大学的整体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问题。

  现在高校精英化教育在向大众化转变,1999年毛入学率是9.8%,2005年上涨到21%。1999年我国人均GDP是900美元,现在是1400美元。高等教育发展是建立在整个国民教育水平较低的基础上的。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大学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等问题,还不甚了解。

  精英教育背景下对大学的评价由学术学界来作,自己评自己。进入大众化教育以后,大学的办学质量由社会、民间评价,社会、民间有自身的评价标准。以前的大学只听学界的声音,而现在,既要接受学术和学界的评价,又要接受民众和民间的评价,处在双重评价之下。因此,如何办学,如何树立目标,我们需要讨论定位。我们现在追求的所谓“大学精神”,基本上是19世纪大学的基础,而19世纪大学只负责精神产品的生产。现在西方高等教育经济学认为,大学提供的服务产品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一个好大学能否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知识体系,完备的知识前沿,这是大学教育服务产品最重要的问题;第二部分是大学能不能提供一种人文精神,能不能有良好的学术氛围,以及良好的育人环境,这是大学的必要条件;第三部分是大学有没有优秀的校友,优秀的校友是奠定大学地位和水平的重要基础。所以,大学的知识教育、文化教育、科学教育相当重要,但是大学的人文育化,培养人格、人品,也极其重要。另外就是大学校长的业绩,同样代表了学校教育服务产品的状态。我们往往希望一所大学培养的学生能够直接进入社会,从事某一项职业,但是如果大学只是职业性的培养,那不是大学成功之处,也不是成功大学的典范,所以我认为必须考虑到大学的真正功能。

  再一个观点就是,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必须看到现在大学生的优势,必须在尊重大学生的前提下,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我们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要以大学生为本。现在大学生有三个方面的优势:一个是大学生的组织能力,学校的社会实践都是由他们自己搞,自我组织完成;第二个能力是自我学习能力,现在的大学生远远超过我们,他们通过网络可以谋求课堂上没有学过的知识。第三个是融入社会的能力,现在大学生走向社会后,大家评价大学生不像大学生,因为他们能很快融入社会民众中。我们要培养大学生的这种创造、创新、创业的能力,以此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提高他们就业的能力和水平。

  原载《中国青年报》(J-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