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6年10月1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思想者
学林风
张岱年与岳麓书院
2006-10-01
陈谷嘉
    随着“文革”十年动乱的结束,迎来了中国文化的全面复兴。“天下四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作为连绵千年的学术重镇和教育圣地,如何再造历史辉煌,受到教育界、学界的普遍关注。正是张岱年等20余位学者,在关键时刻联手发起重建岳麓书院学术传统的倡议。

    记得1984年3月,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成立,岳麓学脉绵传接续。又一年之后,岳麓书院恢复了教育功能,开办了历史专业,并且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恢复岳麓书院教育和学术传统的工作全面展开。张先生当年所作“岳麓学府传千载,书院育人有良规”的亲笔题词,被制作成楹联悬挂在讲堂,这是当年张先生在岳麓书院的历史见证。

    千年以来,岳麓书院一直是国内的重要学术论坛,从宋代到晚清不断有国家大师来院讲学。宋代集理学之大成的理学大师朱熹来院主讲程朱理学,事功学派代表陈傅良诣院讲事功之学,至明代陆王心学派的学术大师王阳明来院讲良知之学,王学大师张元汴在院讲心性之学。可以说从岳麓书院创始到它晚清改制的一千年间,学术大师在院讲学连绵不绝,这就是时人所称的岳麓千年学术论坛。上世纪由于种种的政治变动,讲学停辍,千年讲坛沉寂将近半个世纪。张岱年是在“文革”浩劫后第一个来岳麓书院讲学的大师。

    当年张先生讲学的情景,我记得仍然很清楚。张先生从衡阳到书院活动时间只安排一天,第二天要回北京,工作很辛苦。但张先生不辞劳苦,晚上安排给我们讲学。为了便于张先生晚上行走,讲学便安排在紧靠张先生下榻的招待所的简陋食堂举行,当时书院处在恢复之初,从事学术工作的人少,且多数是年轻人,张先生在此极差的条件下,以他渊博而精湛的学识为我们讲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课。

    张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意蕴和流变作了高度的概括和介绍,为了培养后学,他着重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必须注意的两个问题:其一,必须重视对古籍的阅读和钻研,要占有第一手材料。浩如烟海的古籍是中国几千年思想文化的宝库,认真阅读和钻研这些古籍文献,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应具有的基本功。没有这个基本功,所谓对传统文化研究就无从谈起。其二、必须重视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张先生特别提示我们,要掌握他一生所坚持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没有科学方法论的指导,要对传统文化作出科学的评判是困难的,继承什么和扬弃什么,就难以作出抉择。

    张先生殷切期望年轻一代学者:摒弃文化虚无主义,摒弃学术上假大空和浮躁的恶习,摒弃以政治推论学术以及凭想象代替学术研究。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