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7年4月11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共青视点
短评
一种最真切的和谐
2006-10-11
黄勇
    壮美的大坝、雄伟的大桥、辽阔的油田、绵延的铁路……当目睹这些作为国家标志的里程碑式的建设成就时,让我们最为触动的不只是建筑设施本身,而是其中蕴含的民族的智慧、精神,特别是实现这些成就的主体——一代代青年人的豪迈与激情。

    在对历史人物和当代青年的追访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伴随着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隧道的延伸,个人与祖国共奋进之情、之景始终没有任何减弱或褪色,有的只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扬光大。

    能透视出时代前进足音、能刻印出国家发展变化轨迹的英雄人物或普通人物,当然不只是这些建设领域的青年人,能烘托出一个个值得回味的历史瞬间和伟大时代的,必定是一个值得人们骄傲和自豪的人才济济且结构合理的青年群体。

    青年一代与国家社会的同步成长,尽管已经被过去和现在的许多成就固化为令人骄傲的现实,但面向未来,这依然是一个让人平添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需要付出巨大的心血和汗水才能实现的愿景,是无数仁人志士用心耕耘之后才能换来的结果。

    建设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新的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富有战略性的智慧。而作为团组织力行这一理念的“我与祖国共奋进”大型主题活动,追求的正是作为和谐社会最重要、也是最真切标志之一的个人与国家的和谐发展。

    在这项活动的关键词中,有“祖国”,更有“我”,而且“我”在先,“我”为主。这绝不是一个简单随意的文字游戏,而是通过对“小我”、对青年个人成长成才的人文关怀,以求最终实现和谐发展之效。活动的鲜明主题同时指明了要实现所谓的“个人抱负”必须坚定的方向和路径——与祖国共奋进,把个人利益与国家、民族的利益紧密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奋进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之时,更多地表现为艰苦卓绝、甘于奉献,在国家发展的新时期,面对国际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诸多世界顶尖技术难题的攻克更多地要靠善于创造。但勤于学习、甘于奉献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在现代化的时代也少不了手提肩扛,少不了为了国家发展的速度和效率,不得不牺牲个人有限的休闲时间。

    严酷的现实更告诉人们,要真正达到“奋进”的境界并非易事,不仅看语言,更重行动;不仅是一种期盼,更应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这些需要的是长期的品行的修炼,需要的是对名利的淡泊,是对荣辱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准确、睿智和豁达的把握。

    几代年轻人已经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形象地诠释了“我与祖国共奋进”活动的意义,更昭示了这项具有历史穿透力的主题教育活动的生命力,我们相信,这项活动的最终结果,就像长江大桥和三峡大坝这些我们已经铭记在心的史诗性的建筑一样,将会长久镌刻在这一时代的青年人心目中,成为难以磨灭的印记,留下对一个和谐发展社会的美好回忆。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