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6年10月20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摄影
校园科技文化活动激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2006-10-20
    高校是培养人才,生产和传播新知识、新思想的重要基地,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武汉工业学院在认真贯彻中共中央16号文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突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着眼于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按照“点面结合、文理渗透、活动推进、制度保障”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学生科技创新的工作机制。

    学校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充分调动教师指导和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精心组织系列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引导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逐步形成了以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为龙头,以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为载体,以大学生科研立项为突破口,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目的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校园学术科研氛围日益浓厚,学生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逐步提高。

    三年来,学校共有1057名同学参与了361项科研课题,共有200余项科技创新成果获得省级及省级以上表彰;连续两届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佳绩,均获二、三等奖各一项。

    提升理念,突出创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它不仅廓清了“素质教育”的概念,而且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视为素质教育的关键。

    长期以来,在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和“能吃苦、能干事、能创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武汉工业学院强调培养的人才要具有能吃苦的精神、能干事的本领和能创业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一人才培养理念在学校办学实践中不断继承、创新与提升,得到行业和社会的认可。

    学校历年来的学生综合素质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校友访谈等形式的调查研究显示: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强,普遍受到社会欢迎。

    这使学校强烈意识到:在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中,要更加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各项学术科技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在认知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高校浓厚的学术氛围,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使学生接受更多、更新的科技信息,另一方面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参与意识、科学事业心和科学探索精神。

    同时,武汉工业学院将学生科技创新作为校风学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科技创新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风建设和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创新活动与良好的专业基础、实验技能密不可分,即创新活动以专业学习为基础,以良好的学习成绩、知识水平为保证。良好的学风会给创新的成功带来机遇;另一方面,科技创新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众多的领域和学科知识的支持,如果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则无从谈起,因此科技创新的知识需要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涉猎其它学科及领域的主动性。

    在实践中,武汉工业学院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以强化学生科技意识、培养学生科研思维、提高学生科技参与积极性为目的的科技宣传活动,如开展的专业介绍,科普讲座,学术报告、知识竞赛等活动,重点引导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科研兴趣;二是以培研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的科技实践活动,如开展学生科研立项、社会调研、实验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在真实的参与中,培养和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三是以“挑战杯”为龙头开展各类学术科技活动,提高学生学术科技水平,鼓励学生出科技成果。

    强化载体,分类指导

    武汉工业学院已经成功举办了八届“常青之春”科技文化艺术节,艺术节以学术讲座、科技作品展、科技技能大赛、学生科研立项、大学生科研成果评审等系列的校园文化科技活动,确立科技创新在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体系中的核心地位,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生科技活动中来。经过长期发展,学校校园科技文化活动迈上了新台阶,形成了层次化、系列化、项目化、基地化的良好发展态势。

    学校以“挑战杯”为龙头,举办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通过作品评选、作品展示、作品表彰推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促进学术水平的提高,在此基础上遴选优秀作品参加全国“挑战杯”比赛。武汉工业学院连续两届获得全国“挑战杯”二三等奖、获得湖北省“挑战杯”优秀组织奖;2005年在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评选中获得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总体排名全省第八名。

    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注重人文与科技的相互渗透,学校努力构建具有创新力的立体式文化活动。如每年学校团委联合教务处、科研处、学工处等部门举办“校园之星”五项全能综合素质大赛、专业技能展示、网页制作、团支部风采展示大赛等综合性比赛,融文化、艺术、科技于一体,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中,文化艺术知识与科学技术相互交融、渗透,校风、学风、科研之风相得益彰。

    学校开展了各种学科特色鲜明的科技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各院系结合专业特色,举办了丰富多彩、各具特点的科技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校园科技活动,扩大了参与率,提升了活动的层次。如:机械系开展的科技技能设计大赛;土木系开展的结构设计大赛;经管学院开展的市场营销模拟大赛;电气系开展的电子竞赛;人文系开展的广告设计大赛;计算机系开展的网页设计大赛;健康护理系开展的“护士节”活动。

    夯实基础,完善制度

    为了推动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同时使科技活动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武汉工业学院积极出台创新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根据学校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需要,武汉工业学院制定了《武汉工业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管理办法》,成立了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指导委员会,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主任,成员由科研处、教务处、学工处、团委等部门负责人、部分专家教授及各院(系)负责人组成,负责部署、指导、检查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团委。成立了校学生科技创新评审委员会,成员由部分专家组成,委员会负责评审学生科研立项项目、校学生科技基金奖励项目、选拔参加全国、湖北省竞赛的科研项目。

    自1999年以来,武汉工业学院在大学生中实行了科研课题立项制度,坚持大学生科研课题立项规范化运作,从选题的认证、指导教师的配备、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的方法、步骤、时间,到专家评审立项,课题研究中的过程管理指导直到最后结题、验收结项,都实现了规范化操作。

    大学生通过科研立项进入课题研究要经过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和思考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科研的能力和水平,有利于在学生中形成浓郁的研究型学习氛围。通过几年的工作,学生科研意识明显增强,参与科研的人数逐年增多,如学生科研立项课题,2001-2002年度只有37项,2005-2006年度申报立项增加到127项。

    学校还多方筹措资金,设立了“武汉工业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用于资助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研活动。对在“挑战杯”等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分别给予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如最高奖励金额为16000元/项;可授予荣誉称号,并按任选课给予奖励1-4个学分;对指导学生获得省级及省级以上的教师,可授予″武汉工业学院学生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学校每年召开表彰会对获得科研成果的学生和指导教师给与专项奖励。

    整合资源,巩固阵地

    学校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专业实验室,优化教学科研资源配置,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并面向本科生开放;同时,对科研能力强的学生开放老师的课题。学生进入基地之后,可利用专业实验室、网络信息、专业图书资料室等教学设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相应的学术科研活动。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为学生从事学术研究构建了坚实的平台。

    武汉工业学院邀请专家、教授、博士担任本科生的班主任,担负起本科生的“成长导师”和“科研导师”,通过“一带一、一带多”的形式,一方面通过自己的成长经验和人格魅力影响启迪学生,指导学生做好职业设计规划和学业规划,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求知欲,指导学生进入科研环节,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土木工程专业的刘建军博士在指导学生完成《裸眼井出砂模型预测的解析与分析》科研论文后,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开阔学术眼界,带学生本人参加了2002全国岩土工程专业学术年会,为在第八届全国“挑战杯”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基础。

    武汉工业学院还积极建立校内外科技实习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依托学科优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与华龙集团、唐人神集团、金龙鱼等多家大型企业,建立研究合作基地;与其他优势资源合作,如与凌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凌阳创新实验室”。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学校精心组织科技服务小分队,在专家教授的带领指导下,分赴各地为有关部门和企业提供科技服务。

    学校大力扶持学生科技组织,鼓励发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术科技活动来。自1998年以来,武汉工业学院分别成立了计算机协会、英语俱乐部、大学生科技协会等10多个学习科技类社团和兴趣小组,有力地活跃了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更是一个全面创新的时代。武汉工业学院开展课外学术科研活动,努力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方面进行了大量富有创造和成效的尝试和探索。学校将继续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为己任,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为学生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李胜新 王春生)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