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6年10月30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特别报道
专家态度
本报的考证进一步澄清了史实
2006-10-30
本报记者 戴袁支
    

    现场考察结束后,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宅巍认为,本报记者“研究的方法是科学的,结论是可信的,成果是可喜的”。

    他说,历史档案形成和著作翻译出版过程中,因种种原因出现误差,在几年甚至几十年后能被校正,这对更真实地将史实呈现在世人面前,有很大现实意义。他还评价说,寻找到这些历史照片拍摄的原来场地,并确定了小医院、急诊室旧址所在,这使得日军大屠杀暴行和国际友人对难民进行救助的史实,更为真实可信。

    围绕历史照片,历来争议不断。去年,日本东中野修道、小林进、福永慎次郎出版了《检证南京事件“证据照片”》一书,否定143张经常被引用来描绘日军在南京事件中犯下罪行的照片,其中包括否认1938年3月福斯特拍摄的、农民将伤员抬进江南水泥厂小医院求治照片的真实性,说1938年1月下旬日军换防后状况已经好转了。

    现存于德国档案馆的“罗森报告”显示,南京郊外难民代表致京特、辛德贝格和马吉的呈文所附的遇难者及受害者名单,有的就标注遇难时间为1938年2月10日、13日。马吉的《栖霞山之行报告》,也有日军2月15日在石埠桥要花姑娘和纵火,以及在桦墅村“杀死7个人并伤害了其他的人”的记载。

    1938年3月18日,江南水泥厂会计科副主任徐莘农给经理们的信中也记载:“(该厂小)医院日益扩大,来就医者日益众多。……(小医院系)辛(德贝格)所办之事”。4月8日,徐莘农又记载:“(该厂小)医院中贫病交加者,多亦惨不可言,伤心惨目,可忍言哉?”

    日军换防后状况是否好转,世人不难得出结论。

    《检证南京事件“证据照片”》等书籍影响着日本的读者,特别是日本青年一代。现在本报记者考订了《拉贝日记》上述照片的拍摄时间、拍摄者及拍摄地点,考订了江南水泥厂小医院和急诊室的位置所在,专家们认为,这对向日本人民澄清史实、促进中日和谐,发展睦邻友好关系都有裨益。

    本报南京10月29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