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6年11月3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旅游周刊
黄果树 有多少精彩值得期待
2006-11-03
本报记者 姜蕾
    

    “我投黄果树一票,是出于对家乡的了解,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黄果树。”25岁的小朱是贵州人,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宜昌工作。她告诉记者,在她见过的众多瀑布中,最喜欢的还是家乡的黄果树瀑布。“小时候第一次看到黄果树瀑布,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虽然近几年雨量不是很充沛,但黄果树瀑布还是很壮观,好像一个威武的男人。而我见到的其他瀑布都比较秀丽,更像女性。”在记者回访的众多投票者中,小朱的表述最富有感情,“我一直关注你们的活动,但很遗憾贵州上榜的景区只有黄果树瀑布,其实贵州有很多很好的景点,比如荔波的小七孔,只是宣传的少,知道的人不多。出门在外,才觉得家乡真像母亲一样。”

    自本报开展“中国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评选”活动以来,黄果树瀑布一直在景区前五十名,随后又成功进入景区30强。山东曲阜鲁城街道西关民族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团委书记孔德香虽然没有去过黄果树,但还是投了其一票:“我去过很多地方,看过很多瀑布,但一直对黄果树很向往。”孔德香对黄果树的了解来源媒体的宣传,“以后有机会我一定去。”

    大学生王玲今年暑期刚和同学去过黄果树,“我喜欢黄果树,因为它充满激情。”“青年不仅是民族的希望,也是未来的市场,所以在营销方面我们始终关注学生群体,注重培养未来的市场。”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黄果树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德刚介绍,该企业始终把市场营销与企业的社会责任结合起来,3年来,共接收150名大学生就业。今年,公司在北京大学开通了大学生旅游网,同学们在网上就可以订门票,这种方式在增加景区造血功能的同时,也增加了其潜在客户群中的知名度、美誉度和认同感。

    贵州省同仁的曾女士最近一次去黄果树是在今年春天,这已经是她第四次去了。“我喜欢它的大气,气势磅礴。我觉得黄果树比起六七年前我第一次去时有很大变化,外地人多了,设施、交通也好了。”“2003年前,外界对黄果树旅游市场秩序的批评声音很多,有人说到了黄果树会有被抢的感觉。”袁德刚告诉记者,2003年他上任后,把环境治理作为切入点,弥补过去对环境的人为破坏,“现在这里可以说是个鸟语花香的世界了,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保护和恢复。”

    目前,到黄果树旅游的游客大多住在安顺或贵阳,“留不住客”依然是黄果树的软肋。“景区营销在市场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其他要素还不完善。去年,我们开始把重点转到改善基础设施上。”对于在建的黄果树新城,袁德刚更愿意称其为游客接待中心。目前,规划筹建6个宾馆,建成后争取日接待量达到4000人。“明年,至少会有两三家宾馆对外营业,我们也鼓励农民建家庭旅馆。”

    与山西的读者鲜为家乡的城市和景区景点投票不同,贵州读者对黄果树大多有较深的感情。曹建学去过黄果树很多次,每一次感受都不同。“1989年我大学毕业,分到六盘水工作。当时人生地不熟的,遇到了很多困难,心情不太好。自己周末专程去了一趟黄果树瀑布,一到那儿心情豁然开朗,如果非要用一个词形容它的话,那就是壮观!”

    壮观,是本次回访时记者听到最多的一个词。“瀑布是特殊的自然景观,可以衍生出许多经济文化现象,所以近年来,我们做了很多文化活动,比如瀑布节、唱山祭水大典。节庆也是品牌,不过现在有的地方组织的活动形式雷同,多是用明星大腕开场,经贸洽谈跟上,而且多数是政府埋单。我们的唱山祭水大典是以苍山为舞台,当地居民为主角,只有居民参与了,才会使他们更热爱这里的山水,更利于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瀑布也才会更有文化内涵。”袁德刚说,“我们把理念注入品牌,那就是对水的崇拜和尊敬。因此我们每年都要给黄果树瀑布过一次生日。”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