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7年4月11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经济
49万余辆公车入库封存,并未严重影响办公效率
北京“和谐交通”可否从公车入手
2006-11-06
新华社记者 南辰
    长期以来,北京这座特大城市的交通问题一直受到各界广泛关注。由于北京市机动车数量近几年猛增,环环相套、向心式的道路规划又不尽合理,公交发展也相对滞后,导致北京的严重拥堵成为家常便饭。透视这段时间北京市交通管理的成功做法,近可以为2008年北京的“奥运交通”管理积累经验,远可以为北京市建设“和谐交通”理清发展脉络。

    记者认为,北京的交通近期之所以能出现“和谐交通”的势头,与有抑有扬的管理思路是分不开的。而最大、最有成效的“扬”,当属管理部门让公共交通担纲的思路。

    据北京市交通委透露,自10月31日至11月7日,北京市公共电汽车在日发车12万次的基础上,增加1.2万个车次,并预备100辆机动车,随时准备应急。为配合错峰上下班,北京公交部门将早高峰时间由6时30分调整到6时,晚高峰由17时调整为16时。同时,北京地铁运营公司日增开220列车次。北京地铁1、2号线和八通线分别延长运营时间1小时。另外,交管部门通过媒体大力倡导市民利用公交出行,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保障公交成为城市交通的主力军。这种扬公交、保公交、靠公交的做法,不但收到了理想的成效,也很好地诠释了公交优先对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交通发展思路的战略指导意义。

    与力扬公交相比,抑制小汽车出行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分析北京市交管部门的做法,高明之处在于没有对公车、私车“一刀切”,而是抑制公车力度更强。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中央驻京单位按照50%、北京市属机关单位按80%的标准封存所属公车。

    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是,北京49万余辆公车入库封存,却并未见到机关、事业单位办公效率受到严重影响的报道,这从一个侧面可以证明,当前公车改革亟待加大力度。从提高效率、节省财政支出的角度出发,各机关、单位养公车的数量应该以多大的力度和速度精简,使用公车的情况该不该受到更严格的监管,这的确值得有关部门从49万辆这个数字中定量分析一下。毕竟,一边是私家车逐年高速猛增,另一边理应是公车保有量逐年减少。加法和减法如果不协调,建设“和谐交通”就不会顺利。

    北京市交管部门这次对私家车和社会车辆的抑制采取的是“软手段”。一方面,交管部门频频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等媒体提前打“预防针”,让车主对交通管制有心理准备,尽量利用公交出行。另外一方面,根据北京市环保部门的统计,有25万辆私家车车主承诺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不开车出行,他们这种顾全大局的做法也为北京交通减缓了压力。

    目前,北京市的汽车牌照已经排到了“K”字头,增长速度惊人。北京市统计局的数字显示,2005年,北京的私人汽车保有量为130多万辆。目前还在以每天1000辆的速度增加。从建设“和谐交通”的角度分析,在保障公交便捷、舒适、发达的前提下,科学、适度地抑制私车不可避免。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这更多需要借助经济杠杆实现。例如,大幅度提高二环内中心城区的停车费,推行燃油税改革等等。利用经济杠杆的力量,私家车车主也可以逐步养成科学的用车观。

    据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