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7年4月11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要闻
用特殊坐标定位人生
——记辽宁大学“自强之星”参选者索朗顿珠
2006-11-21
本报记者 迟洪江
    “毕业之后,我要到西藏最艰苦的牧区工作,做一名普通的教师。”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大四的藏族学生索朗顿珠这句话,受到了参加全国“自强之星”评选活动的大学生的追捧。

    截至11月20日12时,索朗顿珠得到了全国1784名大学生的投票,在全国参选者中名列前茅。

    “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由团中央学校部与本报联合主办,是一项大学生寻找身边榜样,重新认识同龄人生存状态和价值追求的活动。索朗顿珠说:“有了同学们的鼓励和老师的信任,我在远离家乡的土地上感受着成功所带来的无限乐趣。我将用牦牛般的稳重,藏羚羊般的正直,雄鹰般的勇敢,为实现自强不断努力,用特殊的坐标来定位自己的人生!”

    1984年11月,索朗顿珠出生在西藏山南地区琼结县一个很普通的藏族家庭。

    从没下过高原,从没见过火车,也不曾想象过遥远的北方汉族同胞怎样生活,能不能融入他们的生活?汉族同学能不能接纳我?能否在远离高原和父母的平原上健康生活?18岁那年,一系列问题随着大学录取书的到来接踵而至。

    “虽然出身清贫,但朴实的父母用他们的言行教育我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用包容、热情的态度去对待别人。”索朗顿珠在他的“自强经历”中这样说。

    到学校之后,索朗顿珠马上遇到了最难的问题:因为听、说汉语困难,他与同学间的沟通成了问题。开始一段时间,他陷入了迷茫、彷徨,感到束手无策。这时,学院领导伸出了援助之手,多次找他谈心,帮助他调整心态,让他放下了思想包袱。

    “困难是摆在面前的,如果退缩那就是我的错!”不太听得懂普通话,他就每天晚上坚持听广播,跟着播音员轻声地读。同学们也积极帮着他纠正发音,耐心地给他解释。两年过去了,现在的索朗顿珠和同学们交流已经不存在障碍,偶尔还能和同学们用东北话进行交谈。

    刚上大学,基础不好的索朗顿珠成绩不是特别理想。

    “我相信学习不是学会而是会学,肯下苦功夫就会有收获”。几年里,他一直把学习放在首位,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还经常一个人琢磨老师讲的内容。他的学习成绩连年进步,每学期都能拿到学校的奖学金。

    自从两年前离开高原,他没回过一次家,而是利用寒暑假到外面参加社会实践和勤工助学。2005年暑假,他来到辽南,在盘锦市的富祥大酒店打工,过了一个月迎客、端菜、洗碗的生活。“打工让我尝到了挣钱的艰辛,让我懂得如何去珍惜自己的生活。我也很想回家吃一口家乡菜,也想回家看望生我养我的父母,看一看那片高原上的羊群,但是我不能。”索朗顿珠说,“我把所有的艰辛、所有的磨难,都当做上天赐予我的礼物。幼苗要经过风吹雨打、日晒雨淋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而一个人,只有经受住生活的历练才能变得更加坚强。”

    微笑,是同学们对索朗顿珠最深的印象,“大哥哥”是同学们对索朗的爱称。索朗顿珠的同学董登毅说,“大哥哥”乐观、坚强,总能以平常而冷静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

    索朗顿珠是辽宁大学唯一一名藏族学生,校团委、学生会的老师和同学清楚地记得他的闪光点:他积极组织、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从多个方面发展和完善自己。节假日,他和青年志愿者一起看望老人,到社区开展义务劳动,为孤儿、残疾人打扫房间,为海啸地区募捐,到公交车站开展学雷锋活动……

    辽宁大学团委韩雪松老师介绍说,2005~2006学年度,索朗顿珠被学校团委评为“优秀团员”。2006年4月,他参加了学校第35届学生会主席的竞选,被选为校学生会副主席。

    本报沈阳11月20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