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7年4月11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国际
我国政府派遣专机赴汤加接回侨民
目前汤加局势总体平静但仍存在变数
2006-11-23
本报记者 王冲
    22日,中国外交部证实,中国政府已派遣专机赴南太平洋岛国汤加,尽快将中国在汤加的部分侨民接回国内。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已派遣专机执行此次特殊任务,目前尚有近百名华人华侨留在使馆。具体撤侨人数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航线由北京至汤加邻国斐济

    中国驻汤加大使馆的工作人员证实,现仍有近200人滞留在使馆。使馆已将部分妇女和儿童转移到更加安全的宾馆,成年男人则留在使馆。另外,有一部分人被安置在一所警察学校,他们都有专门的警卫保护。如今,在馆侨胞白天能出门,但晚上根本无法在外住宿,只得返馆休息。不少华人华侨流露出回国的迫切意愿。

    汤加骚乱发生后,中国驻汤加大使馆成了华人的避难地,外交部迅速采取行动。17日,外交部发布公告,建议计划赴汤加的中国公民和团组暂缓行程。20日15时,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接到外交部的电话,要求国航紧急准备,派遣一架250座以上的飞机飞往汤加,尽快将在汤加的侨民接回国内。最终国航确定派波音747-400型飞机执行此次特殊任务,航班号为CA2460,航线由北京飞往汤加邻国斐济。

    据国航新闻发言人、宣传部长王永生介绍,国航目前没有飞往汤加或斐济的航班,有关部门以及国航为协调沿途飞经的国家做了大量工作。此项任务共飞越9个国家和地区,航程21100公里。

    目前,汤加的机场已经重新开放,但未出现外国人蜂拥逃离的局面。机场负责人告诉法新社记者,一切正常,没有出现拥挤,航班还是和以前一样。

    汤加局势平静中蕴藏危机

    11月16日,汤加首都努库阿洛法发生骚乱,应汤加的要求,新西兰和澳大利亚18日向汤加派遣共约150人的维和力量,协助汤加军警维持努库阿洛法的社会治安。

    据中国驻汤加使馆工作人员透露,汤加局势仍很混乱,澳新军队抵达汤加后,重点保护机场、电话局、广播电台和政府重要机构,其他地方仍无暇顾及。虽然局势大致平静,但零星的抢劫、纵火时有发生。20日晚,汤加又有两个华人商铺遭纵火。

    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随着治安的好转,汤加政府已经开始准备重建被毁坏的基础设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从最初的关注安全变为关注重建。澳大利亚派出了国际援助署的评估团队,协助汤加政府工作。

    据估计,此次骚乱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能高达1.2亿美元,但长期的负面影响远远不能用金钱来衡量。汤加商会的克洛里纳·纳法胡认为,骚乱对穷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造成至少1000人失业。

    骚乱的原因正在调查中。起初,外界都认为这是一场“亲民主运动”,是为了反对国王的半封建统治。汤加国王作为国家元首,掌握军政大权,其权力远远大于欧洲的立宪君主。议长、内阁大臣等高级官员均由国王任命,社会分王族、贵族和平民3个阶层。全国有33个世袭贵族头衔,1999年全国共有30名贵族(有的贵族拥有多个贵族头衔)。在议会中,平民议席与贵族议席相等。近年来,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和西方思潮的影响,在议会里和社会上形成了一股“人权民主运动”。

    然而,生意人不这么看。新西兰人迈克·琼斯的公司雇用了250名汤加人,他在接受新西兰媒体采访时说骚乱是汤加的商人策划的,目的是为了赶走国外的竞争者。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在接受当地电台采访时说:“我觉得最初是和平运动,后来有其他因素卷入,究竟出于什么动机还需要彻底的调查。”

    23日至26日,汤加议会休会。澳大利亚外交部警告说,议会休会可能带来进一步的不安定,这段时期还可能有人上街滋事。

    华人华侨成为当地有组织犯罪的目标

    一位熟悉汤加情况的商务人员告诉记者,这次骚乱不是针对中国人的。他介绍说,中国在汤加的年龄较大的第一代移民素质高,英语水平高,和当地人相处不错。但第二代年轻移民只是为了挣钱去的,大多数人不懂外语,无法和当地人沟通,和当地人的关系不如第一代人好,但也不是特别差。

    外交部的资料显示,在11万汤加人中,华人华侨占千分之六。但新西兰媒体称,大约有4000名中国人在汤加。20世纪90年代,国王乔治·图普四世执政时,卖给中国人居民身份,但国王挣到的钱被美国银行家的错误投资所浪费。新西兰媒体援引一位专家的话说,中国人占有汤加72%的生意,中国人已成为有组织犯罪的主要目标。

    据了解,除了个体商贩外,汤加的中资机构工作人员,包括汤加Dateline酒店的中方工作人员、中土公司、北京六建公司的援建项目施工人员、援汤教师及世界粮农组织(FAO)的中国专家,会继续在汤加的工作。

    23日凌晨,想返回中国的汤加华侨有望先乘机去斐济,然后在那里登上回国的班机。

    本报北京11月22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