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口味的鸡汤
某校的心理咨询室从开学到现在近3个月里,来咨询的学生不到20人;有的学校开设的心理教育课,仅仅是放了一些心理教育宣传片;班里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顶多是一个思想教育会……
一项来自广西南宁部分高校的调查显示,虽然有关部门和高校都在为大学生心理教育问题努力,但还不太对路子,众多学生表示,学校开展的心理教育与他们的需求相距较远。
曾有专家认为,高校之所以开始重视心理教育,是因为近几年,媒体持续地报道高校学子的极端事件,以至于他们的心理问题不断被夸大,引起了高校的重视甚至恐慌,此后,一堆心理教育课程和措施仓促上了阵。
既然要解决心理问题,理所应当是最贴心的。商家会视顾客为上帝,每推一件商品必做市场调查。这种姿态,也值得教育者借鉴一下。问问学生最喜欢什么方式,费不了多大劲儿吧。
软暴力和冷暴力的杀伤力
孩子不写作业学习成绩不好,妈妈就以泪洗面,这叫软暴力。不打不骂就是不理孩子,这叫冷暴力,已经被归为精神虐待的一种。长期身处冷暴力环境的孩子,性格会变得极为冷漠,不愿与人沟通。
可能有人会不以为然,以前谁家都是这样过来的,大家不知道这些新名词,只要不打孩子,就算和气的父母,孩子们也都顺利长大成材了。不过,在孩子身上,总会有父母的影子,拿筷子的姿势,说话的腔调会很像,处理矛盾宣泄情绪的方式也会相似。这就是言传身教的力量。
做完美的父母给孩子完美的教育也许只能是梦想,一个可行性方案是,尽量展现给孩子的是一个健康积极的形象,营造平和的家庭环境,包括你在外面受了气正没处撒气或是被孩子气得想跳脚的时候。
只敢写不敢说的真心话
最近,工商大学某新生班在学生宿舍里设立了“真心话箱”,大家可以把想跟室友们说又有点张不开嘴说的话统统写下来,到一定时候,纸条上的话就会被公布出来。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觉得写下来的话比说出来的更沉甸甸,就比如书信这种传统的方式,在如今的信息化社会里,更常见于需要在特殊时刻解决特殊问题时。可看看真心话箱里的小纸条,写着的多是生活琐事,比如“我对床的那位同学,我想对你说,不要躺着看书,那样对身体不好”,又比如,一个同学觉得晚上挑灯啃书影响了别人休息,又没时机道歉,就写了小纸条。
连这么小的事情,都要用写的不用说的,和室友说说心里话就这么难吗?这也许是应了好多调查说的,人际关系成为最让大学生头痛的事。
如果写纸条只是新生从陌生走向熟悉的过渡阶段的交流方式,那还好,只是希望最终没有人认为这是正常方式,并习以为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