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6年12月29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青年话题
改革户籍制度才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2006-12-29
童大焕
    

    前几天看央视“实话实说”,谈到的是一个乡村妇女田金珍自费两千元拍电视片《千里寻母记》的故事,反映的是催人泪下的当代留守儿童问题。该版的DVD在当地卖得很火,甚至出现了盗版。

    1990年代开始,自发性的城市化运动将中国带入了史无前例的人口高速流动时代。随之而来的“移民二代”问题,以越来越沉重的灰黑底色呈现在世人面前。据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实施情况显示,2005年中国流动人口约1.5亿,18岁以下随父母流动的儿童2000万,留守在农村的也有2000万,这一数字约占全国农村儿童总数的8%。

    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生活、心理、教育、安全等问题都面临全面考验。广东省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觉得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甚至有1%左右的孩子想离家出走或自杀。四川仁寿县对2000名打工子女抽样调查发现,48%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每学期均有不及格科目),40%成绩中等偏下。北京师范大学一份调查表明,随父母流动的打工子弟心理健康问题较多,主要表现为适应不良和人际关系紧张敏感,最突出的表现为对外界严重敌对。法院方面的支持数据表明,外来人口子女的犯罪率将近为当地人口的3倍。公安部的调查显示,在被拐卖儿童当中,流动儿童占第一位,留守儿童占第二位。

    在生存第一的现实压力下,大多数流动人口不可能把和孩子在一起作为生活的首要任务。农村孩子进城之后,在户籍、教育、医疗等方面与城市孩子存在一定差别,使农村孩子进城受到相当局限,更多的家庭只好选择把孩子留在农村。而和父母一道留在城市的孩子,即使千辛万苦读了小学,一般也必须被迫在初中最迟高中阶段回到农村、回到户籍所在地,不然他们将无权利参加高考。

    在当前乃至未来相当长时期,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问题都同样严重。如果他们得不到亲情的呵护、得不到哪怕是形式上公平合理的受教育和高考机会,无疑对未来的中国社会是一场灾难。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以尊重人口流动的规律、尊重公民的自由迁徙权利为前提。

    首先,保障公民迁徙自由的权利。公民在一个城市常住达到一定年限,只要其个人提出,就应该确认其当地户籍,这样做可以保证“移民二代”与父母在一起生活,同时与常住地人口获得各种平等的权利和地位。

    第二,确保“移民二代”平等的义务教育权利。其首要责任在人口流入地政府。因为“移民二代”也是纳税人,“在哪里纳税就在哪里享受权利”,既是文明准则也是世界通例。与此同时,中央政府在义务教育中的投入比重应该加大。中央政府的投入部分,在全国实行教育券制度,生均平等一份,学生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

    第三,确保“移民二代”平等的高考权利。户籍改革如果已经启动,这个问题本来已迎刃而解。但当前的高考录取制度并不公平,应该改变目前大学录取名额大幅度向城市、向高校所在地倾斜的不公平倾向,实现向按考生比例均等分配名额转变。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