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7年1月19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国际
柯在铄:外交人生圆满谢幕
2007-01-19
本报记者 王冲
    

    1月9日晚,一位香港媒体驻京记者发来短信:“有柯在铄亲属的联系方式吗?”迷茫之余,记者反问:“柯在铄是谁?”这位同行回复道:“他是前中英联合联络小组中方首席代表,曾经做过《中国青年报》的副总编辑。”

    当天,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刘建超证实了柯在铄在北京病逝的消息。柯在铄于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他曾历任全国学联秘书长、驻国际学联代表,《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外交部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中英联合联络小组中方首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柯在铄这个名字,和香港回归紧紧联系在一起。柯在铄之子柯小卫在接受香港《大公报》采访时表示,能参与香港及澳门的回归工作、参加香港的回归仪式,以及完成回归工作,是他父亲一生中最光荣的事。他回忆父亲出发参加香港回归典礼前,不断整理西装,可见他对回归的重视。柯小卫说,柯在铄本来想再去香港,但由于近四五年身体状况转差,始终未能如愿。

    除了《大公报》,香港各大报纸、电台、电视台也对柯在铄的逝世进行了跟踪报道,这也显示了柯老在香港回归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1月17日上午10时,北京医院,简单而肃穆的遗体告别仪式在这里举行。灵堂布置得很简单,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依次走上前去,对着柯老先生的遗像鞠躬。柯在铄的家人表情沉痛地站在灵堂左侧,和吊唁者一一握手。

    灵堂外边的签到席上,摆放着柯在铄同志生平介绍。

    1924年,柯在铄出生于福建长乐,曾在西南联大、北京大学读书,从学生时代起就投身爱国进步学生运动,担任过北大学生自治会主席、华北学联主席。1950年至1953年,柯在铄担任中国学联常驻国际学联布拉格总部代表。

    外交部离休干部、驻悉尼前总领事李锡龄回忆起半个世纪前与柯在铄的交往,感慨万千,不住地说老柯是个平易近人、非常坦诚的人。“我们是北大的同学,在国外接触很多,常在一起聊天,柯在铄很容易交流,很坦率。”李锡龄说。

    1959年1月至1966年8月,柯在铄曾担任《中国青年报》国际部主任、副总编辑。在遗体告别仪式上,柯小卫紧紧握着记者的手说:“我们家以前就住在中国青年报社的宿舍,我父亲对中青报一直有着深厚的感情。”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柯在铄被下放到河南潢川“五七干校”劳动,1973年起调到外交部工作,1985年至1987年担任外交部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1987年至1990年担任中英联络小组中方首席代表(大使衔),参加了中英关于香港前途问题的谈判,同时担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区筹委会委员,为香港回归祖国、政权顺利交接和筹组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在香港的贯彻、实施,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是香港回归的见证者、参与者,当时他在外交界风风光光,如今可以说人生圆满谢幕了。”遗体告别仪式结束后,臂缠黑纱的柯小卫告诉在场记者。

    柯小卫在对媒体谈到柯在铄对香港回归所作的贡献时一再强调,父亲生前就说过,香港回归是在党中央和国务院“一国两制”的构想下,靠集体的力量所取得的伟大业绩,“不过,能够为香港回归、祖国统一的大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一直感到光荣。”

    10时30分,载着柯老遗体的车缓缓驶离北京医院,开往八宝山革命公墓,柯老将长眠在那里。本报北京1月18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