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7年4月10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文化周刊
这个时代的喧嚣,一半来自“80后”,一半来自“50后”?
“50后”现象浮出水面
2007-02-12
本报记者 方奕晗

    “50后”返场:从沉寂到集体爆发

    “老同志们都爆发了!”某报社文化编辑小刘这样评价当下的文化界现状。

    眼下,在各式各样的“舞台”上,一批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人,正在纷纷登台,充分展现自我,一场事关社会文化“话语权”的争夺,似乎正在这批“50后”和他们的后辈之间展开。

    最大的“麦霸”,当数沉寂了近10年的作家王朔。这位生于1958年、成名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甚至在当时被当成一种“现象”引起广泛争议的文化偶像,近期忽然高调重出江湖。一时间,“王朔归来”等字眼在大小媒体上随处可见,王朔再次适时地占领了舆论制高点。有人评价说:“王朔又开始纵情歌唱了。”

    同样是“50后”,“童话大王”郑渊洁的“返场”显然要比王朔更早一些。2004年年底,《南方人物周刊》刊发了对他的专访《郑渊洁:一个著作等身的文盲》。从那时开始,50岁的郑渊洁从文字背后走了出来,开始了另一种生活。

    他办讲座,向家长们传授他的教子秘诀;他玩电视,是凤凰卫视《鲁豫有约》、《锵锵三人行》的常客,还在吉林电视台主持电视脱口秀《郑氏胡说》;他写博客,“勃客郑渊洁”在新浪博客点击排行榜上长期保持在前十名;他还在干着一些漫无边际但绝对好玩的事——他坐在自家马桶上,让儿子录制“勃客”脱口秀《郑在方便》;他在新浪网开办脱口秀节目《郑在播出》;他出现在湖南卫视《名声大震》总决赛现场,当起现场“博客评审”;他在长沙搞“鲁西西25岁生日庆典”,同时举办家庭教育和作文讲座。

    2006年,54岁的文坛老将白烨“踩着风火轮”冲到了舆论的聚光灯下。一篇题为《“80后”的现状及其未来》的文章让这位一向低调的“50后”一下子成了妇孺皆知的名人。很多网民根本没来得及弄清他究竟叫做“白烨”还是“白桦”,就卷入这场被誉为“韩白之争”的“50后”和“80后”对决当中。

    大踏步冲上舞台的,还有出生于1952年的李银河。从去年开始她不断高调亮相——从“只接受付费采访”,到“换偶是公民的合法权利”,再到“为一夜情正名”——现在,“性社会学家”头衔的响亮度,早已盖过了“著名作家王小波之妻”,“李银河”三个字也成了媒体提高收视率、点击率和阅读率的撒手锏。

    有趣的是,“50后”拼抢话语权的战场已经从传统媒体延伸到个人博客上。掌握了最新技术的他们,频频利用这一平台“博”出新闻——“艺术家艾未未在其个人博客上炮轰科学家钟南山院士”,“解玺璋为白烨辩解,称韩寒‘有人养没人教’”……

    “就连港台的‘50后’歌星,比如罗大佑、李宗盛、蔡琴,沉寂了那么久,这几年也扎堆儿似的跑来大陆开演唱会,翻出老歌集体怀旧了。”小刘说。

    “50后”VS“80后”:苦口婆心遭遇群体还击

    “我明年就写新书,写‘80后’。”王朔这样说。

    “除了个别优秀者之外,我在‘80后’这个群体身上看不到朝气,看不到梦想。我看到的是焦虑,以及对未来理想的缺失。”去年8月,作家余以健以“你们的‘50后’朋友”为落款,给“80后”写了封公开信。信中提到:“一般来说,20多岁的你们,应该是充满信心、朝气蓬勃、有理想的青年。但现在,我看不到你们应该有的这些精神,我在你们的身上看到了焦虑。这也是我这个‘50后’的人对你们这一代人的整体评价。”

    “50后”和“80后”,形同父子的两代人。历数他们之间的“交战史”不难发现,“战争”大多是以“50后”苦口婆心规劝“80后”开始,再以“80后”群体反击一通乱骂结束。

    尽管如此,“50后”似乎还特别喜欢招惹“80后”。“50后”有阅历有深度,可“80后”打的是网络高科技的“人民战争”——“韩白之争”中,韩寒的支持者们一路“追杀”,愣是逼得白烨关闭了博客。

    对于王朔“郭敬明怎么那么不要脸?”的发难,在“80后”当中颇有人缘的小四(郭敬明)根本不在乎,“我从来不看新闻,我也不关心别人的评论”。郭敬明的“粉丝”更是用实际行动来捍卫偶像。在百度贴吧里,郭的“粉丝”指责那些指责郭敬明的人为“四黑”——“为什么一天到晚以攻击郭敬明为生活最大乐趣?”

    “80后”越是反击,“50后”就越觉得这些孩子不可救药。去年8月,《成都晚报》组织了一场“50后”和“80后”的交锋,交战双方言辞激烈互不相让。

    在这场讨论中,有“50后”表达了对“80后”的忧虑:从整体上说,现在的小孩越来越自私,越来越没责任心,过于散漫、玩世不恭,人生观过分自我膨胀。如果说我们还在传统道德的路线上滑行,那他们已经滑出了线外。

    “我们那个时候哪儿有你们现在的条件?”这是“50后”教育子女时常常挂在嘴边的固定搭配,当然,还要配合着一副惋惜、羡慕和恨铁不成钢的表情——他们从小经历的是自然灾害,是上山下乡,还一度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自然对现在的环境格外珍惜。

    可从小生长在改革开放环境中的“80后”并不领情。交锋中,有“80后”直截了当地用了“我们”和“他们”来表述立场,“敌”“我”分明:“他们行将退场,而我们即将登上历史舞台。他们不甘心就此谢幕,自然要对我们指手画脚了。”

    解读“50后”:不改变自己就会被时代遗忘

    “他们要释放自己最后的青春,再不努力就真的来不及了。”身为“80后”,大学生李然这样评价自己的父辈。李然的父母都是“50后”,从他们身上,他前所未有地感受到时间的宝贵。“人年轻的时候总会有大把时间可以挥霍,一旦上了年纪,就总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做,年纪越大越着急。”

    理解归理解,可李然还是搞不懂为什么“50后”非要跟“80后”较劲。

    “很正常,任何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话语周期,这是规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说。

    喻国明进一步解释,在这个周期中,话语表达的第一个高峰是在20多岁的时候,因为年轻人对现有秩序缺少认同,他们的言行代表了对传统观念的颠覆、反叛和挑战;第二个高峰则是到了四五十岁,这一年龄段的人已经掌握了社会话语权,他们的观点代表着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通常是被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可的。

    “‘50后’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还是年轻人,他们在当时同样是一股新成长起来的力量,也代表了新锐和反叛。现在的‘80后’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正是20多年前‘50后’这代人所扮演的。”喻国明说,“这种话语权的争夺和颠覆,在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的过程中非常正常,因为每一次改变,都凝聚了整整一代人的青春、奋斗、努力和心血,是值得珍视的。我们的社会也正是因为这一次又一次的改变而不断前进。”

    “有些‘50后’过去很低调,比如郑渊洁。”从小就喜欢看《童话大王》的牛牛现在是一名外企白领,对于自己少年时代的偶像,她的评价是“现在简直太能折腾了”!

    牛牛说,“50后”正年轻的那个年代,可能社会价值观更推崇所谓的“低调”,大家都习惯了埋头做事。而现在的社会环境,跟“50后”年轻的时候完全不同,现在是E时代,鼠标一点,资讯瞬息万变,“速度就是一切,眼球就是金钱”。

    “对他们来说,如果不改变自己,结果只能是被时代所遗忘。当然,改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牛牛觉得,只有先适应了社会的表达方式,才有可能让别人去了解你想说什么。“50后”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集体沉寂,恰恰说明——他们在自我调整,努力适应一种新的社会表达方式。

    对于社会环境的说法,喻国明也表示认同,但他还认为,“具体到某一代人,也会有其自身特点”。在他的印象中,“50后”这代人的特点就是“生于多子女家庭,社会动荡给他们造成了一定的心理疤痕,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情结和反叛意识”。他甚至认为,与“50后”相比,“80后”显得理性、温和和友善得多。

    “每一代人都有一定的模式和模型,这无可厚非,没有高下和贵贱之分。在我看来,老人看年轻人总是看到毛病,从古到今都是如此,等这一代的年轻人进入不惑之年,他们也会对自己的后辈有所不满的。”在眼下这一场场代际之战的背景下,身为“50后”的四川作家柏桦对年轻人的态度显得相当宽容。

    至于“为什么媒体总是盯着‘50后’”的问题,某门户网站编辑老林认为,大众传媒往往代表着官方的和主流的价值标准,而“50后”恰恰是最符合这一要求的——无论是观点还是社会身份。

    “20年之后,‘80后’也会像现在的‘50后’一样,掌握主流话语权。”喻国明认为,现阶段“80后”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尚在形成之中,“所以他们睿智,但难免会有些肤浅”。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