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7年4月10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体育
没有推土机作前导,没有沙漠车跟进,两个人一台车开进塔克拉玛干沙漠——
27天单挑“死亡之海”
2007-02-12
本报记者 陆小娅
    “哥俩走了啊!”

    2007年第一天的下午,在新疆麦盖提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沿,何旭东和廖岷告别了送行的人们,驾驶着丰田80越野车向东开进了沙漠。前面再也没有车辙了,遇到沙山该向左还是该向右,他们还一点儿谱都没有。

    就在这种惶惑的状态下,两位中国探险协会的会员,开始了单车无后援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行动,这也是人类首次使用轮式机动车辆东西向穿越世界第二大沙漠,也是流动沙丘面积最大的沙漠。

    原以为半个月的时间就能开出沙漠,结果他们整整在沙漠中行驶了27天!

    北纬39°穿越

    此次沙漠探险,他们选择了沿北纬39°线穿越。

    为什么是北纬39°?因为它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最长轴的腹地,是一条著名的探险线路。1895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从西进入塔克拉玛干,他的探险队仅仅沿北纬39°行进了不到300公里,就因干渴和迷路死光了所有骆驼和大部分队员,只有两人侥幸逃生。这次悲壮的溃败使塔克拉玛干沙漠威名远扬。此后近100年,没有人比斯文·赫定走得更远。

    中国对外开放后,前后有几支探险队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2004年中日联合探险队以骑骆驼和徒步的方式,沿北纬39°由西向东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历时73天。

    虽然随着塔里木油田的开发,许多车辆进入了沙漠腹地,但大多是推土机作为前导,后面特制的沙漠车跟进。而机动车全程穿越,还从来没有人敢于尝试。

    现在,何旭东和廖岷驾着一辆车来了,要沿着北纬39°单挑“死亡之海”。

    沙海冲浪

    同为36岁的何旭东和廖岷,都是越野车驾驶的好手。为了这次穿越,他们已经在巴丹吉林、库布奇、毛乌素、腾格里等沙漠试练,但塔克拉玛干让他们真正尝到了技术上、体能上和心理上的巨大挑战。

    在回京后举行的报告会上,两人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沙漠的照片。起伏的沙海一直绵延到天边,中间有金字塔型的巨大沙丘,狭窄的沙梁,还有松如蛋糕的盐碱地。有些沙丘间漏斗状的沙坑有几十米深,一旦掉下去,就不是三五天能上来的了。而在沙漠中还横亘和田河、克里雅河和车尔臣河。选择气温最低的1月进入沙漠,是因为这时沙漠是最静的,没有风,河也封冻了。

    第一段行程是心理上最紧张的,因为一切都是未知。进入沙漠以后他们发现,塔克拉玛干的沙质比其他沙漠都要软,很容易陷车,沙坑也非常大,到了底部完全不知道该向哪个方向走。头4天,他们只走了不到100公里。好在经过了几天的摸索,他们找到了一些应对的办法:用卫星地图进行大方向的判断,遇有高大沙丘,一人徒步探路,做好指示标记,然后车辆跟进。由此,行进速度逐渐提高。后来两人笑称,这次穿越,有一半儿的路是走下来的。

    在浩瀚沙海中,最可怕的是车辆故障。一旦车子坏了修不好,他们就只能徒步走出沙漠,宣告行动失败。一天,他们刚刚爬上一座大沙山,忽然听到车子发出异响,停车一看,是固定发动机的鸡爪垫开胶了。没有备件,他们只能用铁丝将发动机固定住,勉强坚持到塔中公路的接应点。好在后半程车子很争气,没有再出故障。

    最后的考验

    “这太奢侈了!”廖岷在电话中大喊。进入沙漠后的第17天晚上,他们到达塔中公路,投宿在路边旅店。十几天没有在床上睡过觉了,看到屋子里有桌子、凳子、热茶,还有电暖气,恍如另一个世界。

    此前,他们每天在沙漠露营。沙漠腹地昼夜温差极大,白天在0摄氏度左右,夜里降到零下20多摄氏度,最冷的一个早上达到零下27摄氏度,所有的设备都不能正常工作了,即使是放在帐篷中,摄像机镜头上都是白点。何旭东个儿高,睡觉时头脚顶在帐篷边上,稍一动就掉一脸冰喳。出发前,热情的新疆朋友送的黄瓜变成了冰葫芦,经热水一煮,口感就像棉花,根本无法下咽。

    “好不容易睡到床上了,又要离开,而且沙漠行车的技术都掌握了,前面已经没有什么新挑战、新乐趣了。还有500多公里,天天就是看沙子,心理挺矛盾的。”何旭东在形容穿越行动的最后一程时说。

    老天似乎要给这两条汉子更多的考验。离开塔中公路继续向东,沙漠的形态变了。由于风向不定,沙丘的形状不完整,很难进行判断。那些连绵的小沙丘就像托鸡蛋的盘子,前轮已经过去了,屁股还在后面,整个车子就担在上面。行进的速度又慢下来,有时两个小时只能前进1.2公里。毫无生机的沙漠让他们感到了孤独,两个人的话越来越少。

    “每天早上看到的都是这种景象,很绝望。”何旭东这样说。

    当车尔臣河边的胡杨露出影子的时候,希望似乎升腾起来。但是开到预定的过河点一看,由于气温回暖,河边解冻了,用随身带的雪杖往下探,居然探不到底。两人抽着烟,半天没有话。他们知道,下面暗流很急,又是沙质河床,如果硬冲,可能10分钟车子就沉底了。

    住了一夜,他们决定寻找新的过河点。向北找了五六个地方,终于冲了过去。最后一道难关突破了,他们连夜冲向终点若羌,在那里胜利结束单车无后援东西向连续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壮举。从离开麦盖提进入沙漠算起,行程1476公里。

    本报北京2月11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