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7年4月10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青年话题
王有杰何以“错把贿金当礼金”
2007-02-15
蔡永飞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有杰,在法院对其作出死缓判决后当庭忏悔: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用种种手段来接近、巴结你,比如利用节假日之机,或利用你本人及家庭成员的生日、生病等借口,告诉你这是正常的礼尚往来,以此换取你对他的好感,达到在长期交往中不知不觉腐化你的目的。我被一种所谓多年交往的朋友“交情”所缠绕,错把贿金当礼金而不能明辨,正是这种主客观因素的结合铸成了我的违法违纪行为。(《检察日报》2月13日)

    王有杰这番话耐人寻味,值得解读。

    首先必须指出的是,王有杰在忏悔中说“错把贿金当礼金”、“没有收受贿赂的主观愿望”,这很明显是假话。怎么会“错”呢?以王有杰这样一个“当上厅级、副省级干部20年”的“资深”官员,说他“不能明辨”礼金背后的用意,打死我也不信。

    其实,真正值得王有杰忏悔的,应当是“为朋友交情所缠绕”的问题。

    为什么“多年交往的朋友”会来“缠绕”王有杰?在我们许多国人的观念中,所谓“亲戚朋友”,就是可以互相帮助的人。按照学者陈志武的分析,自古以来,中国人之所以重视人伦亲情,是因为亲戚朋友圈实际上是一个“金融”组织,一个亲戚家里办喜事,大家送礼金,其实就是“融资”。在这样的观念中,就认为官员手中的权力也是可以分享利用的。许多人认为,一个人掌握了公共权力,那个权力就是他自己的了;而且正是因为权力带有公共性,亲戚朋友才更应该分享:它又不是你自己的,凭什么不让兄弟们“沾光”呢?显然,王有杰的朋友就是为此而“缠绕”的。设身处地为官员们想一想,这样的亲戚朋友来了,确实是很难招架的。大家都认为你应该利用手中权力让他们分享你所控制的公共资源,你不给他,你就要“得罪”他,他就说你“六亲不认”之类。

    问题主要在于,公共权力必须受到监督,没有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公共权力就很难不私有化。王有杰之所以能够腐败,客观原因就在于在他所供职的环境中,制约和监督公共权力的制度是不完善、不到位的。王有杰严重腐败的结果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果监督机制是完善周密的,亲戚朋友们会看得很清楚,他们不可能有机会,他们都会知难而退。事实上,他的朋友们发现,王有杰帮助他们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虽然有风险,但由此而受到惩罚的可能性并不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像王有杰这样的贪官,也是制度建设不到位的受害者。但是,问题并非出在别人身上,作为一把手,王有杰有责任也有权力加强制度建设,让公共权力仅仅为公共利益服务,而不允许私人利益染指。对于王有杰来说,这不仅仅是防止他人腐败,也是保护自己。

    还有一个问题,在缺乏监督和制约机制的情况下,官员必须自己严格自律,自己首先分清公共权力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在缺乏监督制度的保护的时候,王有杰自己没有努力保护公共权力的纯洁性,也没有保护自己个人利益的纯洁性,而做了所谓亲情友情的俘虏,和朋友们一起将公共权力私有化了。这是王有杰最应该忏悔的。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