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 三项学习教育
做什么样的记者,写什么样的稿子
——读近期高山两篇报道感言
2007-02-28
中国青年报记者部副主任 刘 畅
 


  2006年12月27日,本报一版显著位置刊发了高山的报道《忻州煤矿安监局好气派》,编辑将4个数字“10名员工、36套住宅、9辆公车,人均办公面积达到200平方米”做到了标题上,同时,还有记者现场拍摄的忻州煤矿安监局办公楼、家属楼和宾馆照片。这一报道迅速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各大门户网站、新闻网站均放在首页,有的还为此制作了专题。有的网友留言说,李毅中该管管他的属下了。果然,国家安监局专门派出调查组前往当地进行了调查。

  我感觉,这样的好报道,近年来已不多见了。说报道好,不仅仅是其影响大,事实上,2003年以来,国内的舆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快速发展导致了互联网舆论的形成,以孙志刚案件为标志,形成了“事实——新闻报道——互联网传播——互联网舆论——新一轮新闻报道——影响事态发展”的传播链,这样的舆论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发展和改革进程施加了影响。而2004年以后,低俗、炒作之风蔓延,加上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的功利色彩、犬儒主义,已经让我们对所谓的轰动效应产生了高度警惕。年轻记者容易被传播效果所激动,在采写报道之前就意图追求轰动,拔高和扭曲事实,自我炒作,选取耸人听闻的标题和角度。其实,在10多年前,老领导周志春提出的“八条原则”(人称“周八条”:纯事实原则、脊梁原则、法定证据原则、平衡原则、无欲原则、回避原则、正负效应原则、保密原则)中曾经提出了“无欲”原则,就是说不能一心想着名利,在报道中掺杂个人欲望。目前,国内调查性报道领域存在着一些职业规范、职业伦理问题。比如,忽视平衡原则,只为利益冲突中的一方代言;再比如,忽视客观原则,以主观情感演绎新闻,夸张、扭曲、情绪宣泄,淡化公众应该而且必须知道的事实。

  而高山采写的《忻州煤矿安监局好气派》和《假记者横行吕梁山》,是比较扎实的调查性报道作品,究竟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呢?我想,首先是做什么样的记者?现在,年轻记者比较热衷于“跑会”,就是每天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得到的信息多,发稿容易,有些情况下,一个专家的观点就可以写成大篇幅的报道。在北京的记者更是这样,各部委办局、各行业协会、各高等院校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会议。有的记者一天参加好几个会。当然,“跑口”的记者参会是“天经地义”,可以获取各种信息,有什么不好呢?我想,做一段时间可以,如果一个记者只满足于当“会议记者”,他就会失去“用脚板采新闻”感觉。新闻是什么?是重要事实的报道,获悉事实有多种渠道,核实事实有多种途径,如果仅仅满足于做“会议记者”,就会失去“调查、反复核实事实”的感觉。甚至,有的记者不知道怎样去核实新闻。而刊登未经核实的消息,就会放弃我们记者的基本责任。此外,我们的记者还容易成为“网络记者”。互联网对新闻写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就因为上网一搜,海量信息,将网上拼凑而来的信息写成具有“深度”的新闻特稿,也容易让人迷失方向。其实,现在获取信息的渠道在增多,传统的电话、来信、来访,加上新增的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络论坛、网络新闻,像南方都市报的《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报道最初就是从西祠胡同上的一个帖子上获得线索的。将互联网作为获取线索的渠道是可以的。问题是不能完全依赖网络,现在,有的记者采访活动就是“从网上来到网上去”,网络上有什么新闻,马上跟着采访,第二天在网上再次发现了记者的报道,就很高兴。这样做的问题是,我们的报道会与网络新闻越来越趋同,有信息拼装,而无特稿写作,忘记我们是中国青年报记者,我们有自己的选稿标准,我们有自己的新闻理念,也有自己的传统,而不是一个网络写手。此外,还有“电话记者”,完全依靠电话进行采访,而不去新闻现场,不去探访新闻当事人。

  应该做什么样的记者?高山在稿子里已经有了答案。为了探访忻州市煤矿安监局,高山先后两次花了四天时间,奔波在忻州市。核实这个单位的车,就跑到忻州市车管所细查;核实这个单位的宾馆,就带着傻瓜相机上楼拍照,询问有关人员;还正面采访了忻州市煤矿安监局,听他们的解释。对于这个过程,高山自己感言“字字皆辛苦”。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具有高质量、高标准的新闻作品,是用记者的脚板和汗水换来的。没有扎扎实实的采访作风,没有踏实艰苦的一线采访,怎么会有鲜活、真实的报道?不经过细致入微的考察、核实,怎么会有专业意义上的符合我们职业理想状态的调查性报道?至于《假记者横行吕梁山》,虽说有关部分十分配合,采访过程不复杂,但也由于坚持了现场调查,报道读起来十分鲜活,好看。

  究竟应该写什么样的稿子呢?我觉得要首先回答怎样写稿子。高山这两组稿子,好在用事实说话。现在,有些记者,掌握情况不多,却热衷于大篇幅深度报道,结果,记者的主观议论、情感宣泄充当着报道的主要内容,而不是相对客观、理性地表述事实。《忻州市煤矿安监局好气派》有主观倾向没有,有,但仅仅暗含在记者对事实的筛选上。气派豪华的办公楼、宾馆、家属楼,记者几乎是不带感情色彩地冷静记述着这个地区的情况,更像是一种背景介绍,这是一个发生了多次矿难的地方,安监局盖楼可能向煤矿“借”了钱。高山告诉我,其实,他掌握的情况比报道出来的多得多,就是为了追求客观,只报道了觉得已经核实、证据确凿的部分。这样做,确实是我们从事调查性报道的理想状态,坚持负责精神,只报道能够证实的,而不靠主观猜测,更不诉诸感情色彩,相信公众的智慧,提供客观的、没有偏见的事实,让公众作出评价和判断。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