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7年3月7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经济
经济的考虑瓦解着医患信任的基础
2007-03-07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助理 袁钟
    

    因担心医生开大处方,有患者不敢取药;因担心患者误解,有医生不敢果断处方;为了打官司,有患者身藏录音机前来就诊;为了防备打官司,有医生开了可做可不做的全部检查;医生态度不好,有患者猜想是否没送礼或送礼不够;有患者及家属态度变化,有医生想是否应该首先保护自身安全……

    医患关系恶化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医生和患者相互猜疑,相互警惕,双方走到一起的目的被不断干扰。何为就医?何为看病?有时双方都感到茫然,有的患者甚至不知所求,有的医生甚至不知所措,神圣而严肃的医疗活动被扭曲。

    细细思量,当今医患问题的根源不在医患双方,而在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就事论事或简单地指责任何一方,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由于这些年多层次多方面经济利益的驱动,患者个人承担的医疗费一度迅速增加,医务人员也一度不得不承担经济指标,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双方都被经济压力强烈地逼迫着,经济的考虑动摇着道德的底线,冲淡着沟通的情感,瓦解着信任的基础。

    如此,“看病难”不仅是患者的问题,也成了医生的问题。谁都不愿意这种现象继续发展下去!让患者看得起病,让医生有条件治病,让患者满意就诊,让医生专心诊治,解脱医患双方,应当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识。

    新的医改方案即将出台。从有关部门陆续透露出的信息看,新的医疗卫生体制下,公立医院的营利冲动当会逐步被遏制,一些便宜有效的药物也会逐步占据药房的大部分位置,政府将投入更多的钱为老百姓的基本医疗费用兜底。但我们同样清楚,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能立竿见影。

    这种情况下,当务之急的是,全社会共同努力,一起来改善当前已经不能再继续恶化的医患关系。

    一个好的迹象正发生在青年医生群体。在活跃着几十万青年医生的丁香园网站,网友(青年医生为主)自发开展了“换位体验”的活动。一些医生脱下白大褂走进医院就诊,开始有了他们从未有过的感受。

    “自己得病或自己亲人得病时,我们开始注意到有些医生态度真的不好,医疗费真的很贵,开始想方设法节省钱,想方设法找个技术高态度好的医生”。许多有过换位体验的医生纷纷说,“有些心酸,有些无奈,下定决心,只要自己还是医生,就要微笑面对所有患者”。

    其实,医患双方都应该换位思考。医生也是普通人,他们不仅有日益增长的家庭负担和工作压力,还有职业风险和职业晋级的多重压力,还要成年累月地面对几乎全是痛苦面容的患者。他们不是圣人,他们的神经比普通人更难放松,他们的委屈往往隐藏在口罩后面。

    记得最初宣传好军医华益慰时,有人认为这又是老一套,不会有多大反响。然而,我们就在网上看见一群青年医生围绕华益慰的事迹展开热烈讨论,他们的题目是“老实做医生,真诚待病人”,“做医生,我快乐”,“认真为患者着想”,“勇敢面对错误”,“就为了这一句谢谢”……看到这一篇篇文章,我们能感受一种虽经风雨但没被扑灭的信念。

    医疗是一种特殊的服务,需要我们去正确理解。医学是一种科学,科学就意味着认识有限,也就是说有的疾病可能目前病因不清楚,或尚无治疗方法,或治疗效果不佳,或治疗风险较大等等,这就是科学。只有伪科学才会声称拥有灵丹妙药,能包治百病。

    作为患者及家属,当然希望医生能药到病除或手到病除,但科学并不能完全满足这种需求,正像不可能满足人们长生不老的愿望一样,无论你花了多少钱,有时的结果依然令人遗憾。但是,只要医生已经尽心尽责,其结果就应该被理解和接受。然而,大多数人面对亲人的死亡时,会出现极度的震惊和愤怒,首当其冲的是医务人员,而社会舆论却多是一边倒。

    医患之间存在专业知识的很大差距,临床中的许多问题患者不可能很快理解,因此容易产生误会。2003年SARS横行初期,北京协和医院某专家上午看的第一个病人就是SARS患者,处理疾病后,为了防止传染,保护其他病人,专家马上离开去消毒和换衣服,后面急着看病的患者就有了意见。显然,患者应尊重医生的专业行为,即使在有时不理解的情况下。当然,医生有义务给患者更多的解释。

    医学应当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医生临床不仅面对疾病还要面对病人。然而,我们目前的医学教育过分侧重于自然科学,新一代的医生尽管掌握了较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但缺乏运用这些知识和技术的人文智慧,他们尚难以从个体角度理解患者及疾病。当然,这或许不仅是医生的问题,而是医学发展和医学教育将要解决的问题。

    总之,医患关系的形成是为了战胜疾病,医患和谐是百姓健康的保证和希望。我们相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通过整个社会的努力,医患双方能牵起双方曾经不信任的双手,让和谐重归门诊和病房。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