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央财政用于发展教育投入至少达2630亿元,社保方面支出2019亿元,卫生事业方面安排了129亿元。政府工作报告呈送4778亿的民生“大礼包”,再次彰显了政府以民为本,以民生为务的治国方略,无论怎样褒扬似乎都不为过。笔者担忧的是,如此大礼包要落到实处,急待破除梗阻症,才能使中南海决策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将达3917亿元,比去年增加520亿元,9亿农民人均435元。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安排2235亿元,比去年增加395亿元。中央将安排补助资金101亿元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比去年增加58亿元。同时,安排社会保障支出2019亿元,比去年增加247亿元,实在可喜可贺。 但是,要将中央财政给全体国民的4778亿元的民生“大礼包”,落实到人到户,委实还需要不小的努力。现实存在着的中央和地方经济博弈,职能部门和利益集团的自肥,加上职责不清,办事效率低,以及滥用权力、贪污腐败等,都将严重梗阻中南海惠民政策的落实。事实已证明,要真正将民生进行到底,既需不断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威,更需地方各级政府积极跟进和鼎力支持。 比如,刘艳琼代表就直言,民工子女入学最大的困惑不是经费来源,而是地方上政府部门认识不统一,执行部门操作较随意,现有政策法规不配套。有代表调查,大城市痛痛快快向民工子女开放的学校迄今不到1/3,民工子女入学难题将成为农村义务教育费用全免后的新问题。这就需要城市决策和管理者,要有更宽广的胸襟和强烈的责任感。而允许民工子女学校合法生存并大幅降低办学门槛,同样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再加上刚性的外部监督制度尚且缺席,中央财政教育转移支付资金,很大一块仍不免跑冒滴漏,成为各关节的“免费午餐”。 再如房价居高不下,经济适用房建设一直滞后,到2006年全国建立经适房和廉租房制度的城市寥寥无几,住房难成为压在百姓头上的一座大山。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房地产商与地方政府的互利互惠,在于商家与官员的幕后权钱交易。当经适房用地与商业开发存在着巨大利益悬殊之际,以GDP增长为荣的城市决策者往往更倾向于后者。而屡禁不止的官煤勾结,频频发生的矿难事故;屡叫不停的超标排污,年年完不成的地方减排指标,我们不仅从中看到了地方主义保护的阴影,更在令行不止中读到了地方与中央权力的博弈。 而要破解这些难题,却并非一个资金保障所能解决的。最根本的出路仍在于不断地深化改革,尤其是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妥善调整中央和地方的权事划分和利益分配。同时,中央惠民的盘子越大,越是需要加强法纪监督,实施问责和追究,以维护中央权威,方能有效遏制有令不行。 |